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擬下月公布

時間:2016-11-16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張炳良解釋,因過去六年八成住宅用地並非熟地,改劃土地、清拆等程序需時,為建屋量帶來不確定性/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房屋委員會和房屋協會未來五年建屋量「大落後」,未達十年長遠房屋策略平均每年2.8萬公營房屋建屋量目標,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解釋,因過去六年八成住宅用地並非熟地,改劃土地、清拆等程序需時,為建屋量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正進行長遠房屋策略最新評估,期望下月公布最新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情況。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長策的建屋進度,就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建屋量只達9.45萬個單位,低於目標建屋量,張炳良承認,覓地遇到不少困難,房委會現有的「熟地」已用完,會繼續爭取「熟地」興建公營房屋,如果有土地興建中轉房屋,就應該用作興建公屋,但若將私樓土地轉作興建公屋,會影響私樓樓市。他稱,已參考長策會意見,新提供的住宅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會是六四比。

  張炳良解釋,由於過去六年的八成住宅用地並非「熟地」,政府須按程序進行改劃土地,加上收地清拆、重置設施及建築工程等不確定因素,都為公營單位供應量帶來挑戰。他強調,不會輕言放棄任何可行項目或大幅減少發展規模,多建一個單位,就能解決多一個住戶的住屋困難。他稱,運房局正進行長房策檢討的最新評估,期望下月能公布最新的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情況。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政府未來五年只可完成十年建屋目標的三分一,質疑局方有沒有向特首或司長反映,以及研究如何令「非熟地」變「熟地」。工聯會議員陸頌雄認為,如在同一土地上綜合興建住宅單位和社區設施,可減低計劃建屋的地區阻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