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渡海泳復辦六年後首釀悲劇,優悠組兩名泳手遇溺,46歲男泳手不治,59歲女泳手危殆。不治泳手父母稱,兒子每年參賽,遺下15歲女兒與4歲兒子。主辦方就事件表示傷感沉痛,承諾調查事件及檢討如何加強保障泳手,並指今年參賽者數目增加500人至3000人創歷屆新高,救生員數目亦相對增加10多人至約120人,符合國際賽事泳手及救生員比例要求。/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 突發組
死者港大工作逾15年
在維港渡海泳遇溺死亡的何肇明(46歲),據悉已婚,何妻為家庭主婦,二人育有15歲女兒和4歲兒子,家住南區薄扶林花園。何畢業於英國提賽德大學,在香港大學工作逾15年,曾在港大護理學院資訊科技部任職技術員,從事電腦程式工作,2013至2015年度擔任港大職工會理事會副會務主任。他於前年獲頒長期服務獎,並從時任港大校長徐立之手上領獎。其後他離開港大,在內地一間信息中心工作,約兩個月前辭職回港,現正待業。他的死因有待剖屍檢驗確定。
連續多年參加優悠組
據何父透露,兒子一向熱愛做運動,每天早上如果精神好,便到附近泳池游水,維港泳復辦後,他連續多年參加優悠組賽事,每次均能完成。他並有參加渣打馬拉松賽事,並在社交網站分享感受。何父憂心說,兒子疼愛子女,家庭現失去經濟支柱,擔心媳婦及孫兒日後生活。
遇溺後情況危殆的女泳手姓張(59歲),報稱是退休人士,與家人住彩盈邨盈康樓一單位。
事發於昨日早上9時40分,何肇明被發現在終點前300米時體力不支遇溺昏迷,五名救生員將他拉上橡皮艇急救時,他已失去知覺。他遇溺前15分鐘,59歲女泳手亦在鰂魚涌公園對開約十多米海面遇溺,她身上有浮波,兩名救生員先後來到她旁邊嘗試拉起她,並拖上一艘橡皮艇,當時她已失去知覺、全身乏力,救生員需即時做人工呼吸。
風和日麗水流有點急
兩名遇溺泳手先後送往東區醫院搶救,女傷者入院後情況嚴重,其後轉為危殆,目前留醫深切治療部。男泳手證實不治,家屬聞訊趕至醫院,在認屍間見男事主最後一面。其間,年近七旬母親傷心不已,不時以紙巾拭淚,她說曾囑咐兒子「游到去終點就OK,唔好爭名次」,惟他抱爭勝心,盼能突破自己,爭取佳績,詎料終遇溺身亡。
就何遇溺後不治,主辦方香港業餘游泳總會及賽事冠名贊助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昨日發表聲明稱,深表哀悼,並向親屬致以深切慰問。
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承認,昨日天氣「風和日麗,水流有點急」,而死者參加優悠組,並非競賽組,泳手宜視乎個人情況及體力比賽。就有報道遇溺女泳手並非由救生員發現,而是由傳媒船上的工作人員通知才知悉,他解釋事發時在場人員發現某處有水花,懷疑有人遇溺,於是派員往救援,其後再派艇接送遇溺者上岸。他強調救生員已盡快救援,即時為遇溺者進行人工呼吸。
大會:救生員比例符要求
就救生員數目被指不足,王敏超指,今屆參賽人數由去年2500人增至3000人,救生員相應增加約10人,達至120人。他指3000名泳手並非同時作賽,同一時段約有1200至1500人作賽,故認為有關布置已符合國際賽事泳手及救生員10:1的要求,安排更多救生員亦不會有幫助。他又指會研究賠償問題,並聯絡家屬是否需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