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改會仲裁小組委員會主席甘婉玲(左二)建議修例容許第三方資助仲裁/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籌備多月,據了解,政府最快於明天(14日)刊憲,並訂於明年四月一日正式推出,預計市場上約12%即105萬個強積金帳戶,將轉移到懶人基金,涉款總額180億元。有強積金受託機構代表稱,業界已做好各樣行政工作,待刊憲後通知客戶,形容實施後要陸續為客戶轉移其投資組合,有一定挑戰。積金局稱,計劃主要牽涉強積金成員及受託人,提醒成員盡快向受託人查核及更新帳戶資料。/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立法會於今年五月通過修訂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早前公布,「懶人基金」將於明年上半年實施。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最快於明天(14日)就「預設投資策略」刊憲,並訂於明年四月一日正式推出該策略,各強積金受託人會於十二月起,向所有強積金帳戶持有人發出「預設投資成員通知書」,說明「懶人基金」對其強積金戶口可能造成的影響。
無投資指示移入「懶人基金」
法例生效後,強積金供款人將增加一個現成及低收費的投資方案可供選擇,受託人會隨即開始陸續向這些沒有作出投資指示的計劃成員,另行發出「預設投資策略重新投資通知書」,成員須按通知書指示,在期限內回覆受託人,否則其強積金會被轉移至按「預設投資」進行投資。
積金局發言人指,「懶人基金」是為不懂得、沒興趣或沒時間管理強積金的成員而設,若其他計劃成員認為策略符合個人需要,也可選用,又提醒成員盡快向受託人查核及更新帳戶資料。「懶人基金」特點包括管理費用不超過資產值0.75%;隨年齡會自動降低投資風險。根據受託人早前提供的資料,在全部900萬個強積金帳戶中,大約105萬個帳戶並無作出投資指示,佔強積金帳戶總數的12%,涉及資產總額約為180億元,約佔強積金總資產的3%。
業界料管理費有下調空間
強積金受託人駿隆行政總裁蕭美鳳稱,業界為切合策略推出,早已做好準備,待政府刊憲後,便陸續開始寄出通知信。她指,法例實施後,機構需聯絡成員解釋其組合所作的轉移情況,屆時須將有關成員資金轉移至「懶人基金」,時間上有一定挑戰。隨着日後強積金資產愈來愈多,加上市場及政府壓力,機構亦要爭取更大的市場佔有率,相信日後管理費或有再下調空間。
工聯會前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為,「懶人基金」雖令管理費維持於0.75%,但「動作多、收效微」,長遠來說是否帶來正面影響,仍屬言之過早。他解釋,今次受影響的金額較少,而且「懶人基金」交由30多個機構處理,難以發揮到規模效應,對於管理費是否可再進一步下調並不樂觀,他建議政府增加各個「懶人基金」回報的透明度,令僱員更易選擇,並認為基金長遠應由政府中央管理,而非分散到不同商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