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於2023年6月28日刊載版面,報道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後錢煜奇及團隊成功申請借用共計822.6毫克由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取回的珍貴月球科研樣品。
進入「十五五」規劃階段,香港將在國家載人航天空間站、載人登月、月球探測等重大航天工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十五五」的開端,中國空間站明年有望迎來首位香港航天員,也有望迎來香港首個空間探測項目。
香港科技大學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發並申報了「高分辨率溫室氣體點源探測項目」。該項目計劃利用中國空間站平台搭載專用探測儀器,對全球中低緯度範圍內的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熱點進行高精度遙感監測,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碳排放管理提供關鍵數據支撐。目前,該項目已列入計劃,有望在2026年的貨運飛船發射時搭載升空。
港參研月球車已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依照計劃,中國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其間兩名航天員將駕駛載人月球車在月面開展科考活動。載人月球車方案徵集經過兩輪擇優,最終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和空間技術研究院團隊分獲前兩名。其中,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參與了空間技術研究院團隊的月球車研製工作,其月球車方案已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十五五」期間,香港科研團隊將承擔更加重要的月球探測任務。嫦娥八號是國家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項目,計劃於2028年前後實施發射,是由中國牽頭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先行計劃之一,為未來在月球極區長期維持無人月球站建立基礎。由香港科技大學牽頭、國內外多家高校與科研機構共同研發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已正式通過國家航天局遴選。據介紹,該項目作為月面作業平台,配有機器人和無線充電裝置,能夠在月球極端低溫和無導航信號的環境中自主移動、精準操作,並為其他月面設備提供電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