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擬於屯門藍地發展岩洞 佔地69.8公頃

時間:2016-10-07 22:23:24來源:大公網

  政府擬於屯門藍地發展岩洞 佔地69.8公頃。大公報記者何進昇攝

  大公網10月7日訊(記者 何進昇)政府劃定全港48個具潛力的岩洞發展用地位置,其中一個擬發展的岩洞位置首度曝光,土木工程拓展署最新文件顯示,該岩洞位於屯門藍地,佔地69.8公頃,高293米,鄰近藍地石礦場及元朗食水配水庫,部分位置更與大欖郊野公園範圍重疊,署方建議可於該區設污水處理廠及廢物轉運站,以騰出土地和減輕對社區的影響。

  土木工程拓展署向城規會介紹岩洞發展總綱圖,總綱圖附件中簡介其中一個位於屯門藍地的岩洞發展區。該發展區面積達69.8公頃,高293米,鄰近虎地下村、洪水橋以及元朗南新發展區,選址以北700米亦有元朗食水配水庫、污水處理廠等政府設施,西面則有屯門配水庫、污水處理廠和嶺南大學等建築物。署方文件指出,岩洞發展區北部與藍地石礦場重疊,但該石礦場將於2022年停止運作,可計劃興建地下石礦場。

  土木工程拓展署建議,政府可於該區設置不受歡迎設施,例如污水處理廠及廢物轉運站,為了有效善用岩洞,署方又建議將食品和紅酒儲存、文化表演場地、室內游泳池等不同土地用途,納入《香港規劃與準則》內,增加岩洞土地用途的種類,以吸引更多設施遷入岩洞,釋出更多土地。

  擬發展的岩洞一部分與大欖郊野公園範圍重疊,署方強調,岩洞的出入口均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外,故不會在郊野公園進行地面工程,項目申請人亦需要申請環境影響評估並獲批環境許可證,以及諮詢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的意見,才可以在岩洞發展。

  城規會委員余烽立關注,如果岩洞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內,可能會對地面造成負面影響,又認為岩洞發展傾向予政府設施,如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等,而私人機構則未必適合於岩洞發展。署方代表回應指,岩洞不會在郊野公園的中心位置,會考慮岩洞的地質選擇適合的設施,避開脆弱、細碎的岩石地帶。至於岩洞是否適合給私人機構發展,署方指,會根據附近環境,將合適設施搬入岩洞。

  土木工程拓展署代表指,總綱圖劃出48個適合發展的岩洞,選址岩石均屬花崗岩,是適合發展岩洞的岩石類型,但不代表會全數發展,只是提供一個指引予有意發展岩洞的機構。署方強調,總綱圖並非發展藍圖,需要符合特定條件才可以發展,包括適合岩洞發展的地形和地質、位於市區邊緣鄰近基礎設施網絡、有足夠空間和出入口位置,以及滿足附近社區發展所需等。

  署方劃出的48個岩洞位置,11個位於在港島區、六個在九龍、31個在新界,包括七個位於大嶼山的具潛力發展位置,合共涉及4500公頃用地,每幅用地面積最小20公頃,最大200公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