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黃穎兒(右三)指,本港目前僅三成人願意於死後捐出眼角膜。\大公報記者謝進亨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眼角膜勸捐人手不足,香港眼科醫院現時每年進行逾200宗眼角膜移植手術,惟每年輪候移植人數高達400人。醫院管理局九龍中醫院聯網昨日宣布,計劃新聘四名人手,令眼角膜移植支援團隊增至十人,目標令勸捐個案數目由每年312宗增至500宗,平均輪候換角膜時間由現時近兩年縮短至一年以內。
僅三成人願死後捐眼角膜
捐贈者家屬Susanna的哥哥,兩年前因突發性心肌梗塞逝世,她徵詢家屬意見後,同意捐出哥哥的眼角膜,最終分別移植予兩位病人。其中一位受捐贈者自幼已單眼失明,另一隻眼視力逐漸變差,獲移植角膜後重見光明,他特意撰寫心意卡答謝Susanna的哥哥。感動不已的Susanna更帶同心意卡,到哥哥墓前細讀,讚揚捐出眼角膜令「無用化為有用」,遺愛人間。
眼科醫院眼科顧問醫生黃穎兒表示,本港目前僅三成人願意於死後捐出眼角膜,數字不理想,而由於捐贈者必須在心臟停頓後12時內進行眼角膜捐贈手術,以往曾因人手不足導致手術延誤,令合適的眼角膜白白浪費。
眼科醫院副行政總監林乃文稱,醫管局現有三個眼睛捐贈聯絡中心,分別在屯門醫院、▉威爾斯/威爾士(國名)▉親王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院方計劃今年增設兩個聯絡中心,包括港島區東區醫院,並增聘兩名眼角膜聯絡主任及兩名眼角膜技術員,藉此增加機會尋找合適捐贈者。
九龍中醫院聯網總監兼伊利沙伯醫院行政總監盧志遠表示,因應對區內人口老化,伊院今年底將增加24張骨科急症病床,病房內設多項長者友善設施,包括地板軟墊、特大標示等。
盧志遠又稱,為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伊院急症室每周將增加十節支援診症節數,望加快處理第四及第五類別分流個案。聯網為紓緩人手不足,今年將增聘45名醫生和180個護士,當中以婦產科的人手最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