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9月23日訊 (記者 黃昱)行政長官梁振英強調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性,表明政府會努力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並希望全社會理解和配合。他認為,劏房住戶每日面臨消防安全的人命威脅,直言部分地區人士抱怨在區內增減房屋會加大公共設施壓力只是方便問題,需要作出讓步,反問如果不興建插針樓、不用綠化地,如何面對劏房住戶。
土地問題制約香港發展及市民安居樂業,梁振英今日出席智經研究中心10▉週/周▉年晚宴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消防是最大的安全隱患,而劏房則是消防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梁振英以過去旺角花園街4級火等消防事件為例,指出每一次嚴重的火警,都威脅市民特別是附近劏房戶的人身安全。他自言,自己上任以來的不少夜晚,自己都因想起這個問題而不能入眠,輾轉反側。
縱觀全港劏房數字,當局估計居住樓宇中已經有8萬9千個,當中還不包括工廈劏房。梁振英指出,本屆政府上任後,一直致力於加大土地和房屋的供應,並初步取得了成績。他指出,未來3至4年,私人樓宇潛在供應單位有約93000個,是2004年以來的新高。隨着樓價下調,近年「地產霸權」的說法已經較少被提起。他感嘆,如果香港的93000個單位每個售價減少100萬,市民總共就可以節省930億元。他強調,政府不能因此而感到滿足,認為如果供應不持續增加,港人的住屋質素仍然不會得到改善。
梁振英指出,香港已開放的土地比例非常少;事實上,香港有地、有錢亦有技術,如果香港人願意起樓就可以去起。但在政府覓地增加供應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的阻力。他形容,讓香港人住得其所,有瓦遮頭是「大道理」,其他的事情都是「小道理」,生活在劏房中的港人每日面臨着的是人身安全的大問題;相比之下,地區交通等都只是方便的小問題。他指出,現時的情況正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綠化地不能碰,不能起插針樓、屏風樓,鄉村不遷不拆,工廈劏房的居民也不能夠搬出來。梁振英重申,特區政府不怕暴力及阻力,會繼續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同時希望全社會理解、諒解、支持及配合,以市民福祉為大前提,支持政府每一個增加土地房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