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9月17日訊(記者許嘉信)今屆立法會選舉,多名競逐連任的反對派老將相繼「墮馬」,有反對派支持者批評,鼓勵選民策略投票的「雷動計劃」,是導致部分反對派參選人落敗的元兇。參選新界西慘敗而回的民協馮檢基亦坦言,自己的選情受到「雷動計劃」拖累,加上反對派內部分票差,都是導致敗選的原因之一。
「佔中三子」之一的港大法律學系副教授戴耀廷在立法會選舉前發起「雷動計劃」,聲稱要協助選民作策略性配票,讓反對派能夠奪取更多議席,但做法卻引起爭議。其中,不在計劃「拯救」之列的馮檢基最終僅得不足1.7萬多票,連任失敗。馮檢基出席電台節目時不諱言,「雷動計劃」和反對派內部分票差,是導致自己落敗的原因,又稱反對派支持者在今次選舉着力避免建制派奪取議席,多於比較候選人的政綱。
同樣參選新界西競逐連任的工黨李卓人,選前被「雷動計劃」視為放棄對象,但在投票日最後關頭,「雷動計劃」又改為建議投票予李卓人,李卓人最終亦敗選收場。李卓人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自己過往較集中關注政治議題,少了接觸選民,加上今屆選舉選民希望求變,又着重配票多於考慮候選人往績,這些都是自己敗選原因。對於被指馮檢基轉到新界西參選令到票源分散,李卓人稱,不會遷怒於對方。
另一名慘敗的工黨成員何秀蘭亦承認,自己少於與街坊接觸,較擅長做政策研究和議會工作,或因此而令「鐵票」不足,影響選情。她又表示,反對派在審議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期間「拉布」較少向市民解釋拉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