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製造的「大行 Dahon」品牌摺合單車,售價不足6000元,但整體性能媲美售價貴一倍的英國品牌 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琪報道:踏單車在香港愈來愈盛行,摺合單車更大受歡迎,方便用家在踏單車途中轉乘港鐵時,將單車摺起攜帶。不過,性能良好的摺合單車價格一定要過萬元?消費者委員會測試本港市面六款「摺車」發現,中國製造的「大行 Dahon」品牌摺合單車,售價不足6000元,但整體性能媲美售價貴一倍的英國品牌「Brompton」M6L形號摺車。
消委會早前聯同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評審樣本的設備、構造、踏乘過程、摺起及張開、移動摺合車、停泊及收藏等項目。本港六款測試樣本,售價由2780元至12820元不等,當中四款屬變速設計,兩款是單速設計;其中變速設計單車更方便上下斜坡;單速設計則較適合平坦道路,車身亦較輕。
檢測結果顯示,大部分樣本在摺合和張開操作方面,表現良好,各樣本於四至五個步驟內都能夠完成摺合,用家僅需在事前熟習程序即可。
評分最高 性價比一流
消委會表示,對比所有樣本後,售價最貴12820元的英國製造的「Brompton」M6L形號,與售價僅需5980元的中國內地製造的「大行 Dahon」Vitesse 17HG型號,獲得的總評分最高,達4.5分;而「大行 Dahon」品牌另外兩款,售價6800元的Mu Uno型號與2780元的Vybe D7型號,總評分都達4分。在所有檢測項目中,三款「大行 Dahon」品牌摺合單車在單車構造方面均獲滿分,性價比一流。
至於單車最重要的煞車性能上,「大行 Dahon」Mu Uno型號單車以倒煞代替傳統的煞車設計,令車身設計更簡潔,但不少用家不習慣使用;而「Strida」LT Black型號的把手則較短,會增加扭軚轉彎的操控難度,騎乘時也有向後傾的感覺,用家需留意。
單車教練方家俊稱,「大行 Dahon」性價比相當高,在香港摺合單車界十分流行。不過他指出,摺合單車重心低,比較難掌控,建議初學者在車輪尺寸26吋以上的一般單車練習好後,才使用摺合單車。
消委會亦提醒用家,依照香港法例規定,單車必須配備反光牌、車前白燈、車後紅燈及單車鈴,於夜間單車上更必須裝上品質良好的車頭爆燈,及車尾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