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九歲兒「一按」母收1.35萬帳單

時間:2016-09-15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有幼童在手遊毋須密碼也可「按掣」購物,父母結果收到高達1.35萬元的「震撼帳單」 資料圖片

  手遊愈趨流行,不少玩家為闖關不惜重金購買「點數」、「課金」,惟「虛擬消費」難有保障。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八個月已接獲72宗涉及手機或互聯網遊戲的投訴,共涉及金額高達73萬元。有幼童在手遊毋須密碼也可「按掣」購物,父母結果收到高達1.35萬元的「震撼帳單」;有遊戲帳戶則神秘消失,險釀近4000元遊戲點數「凍過水」。消委會表示,不少遊戲商僅透過電郵或網上社交平台與用戶溝通,用戶追究問題時只能被動地等候對方回應及跟進,建議用戶妥善保管遊戲帳戶及信用卡等資料。

  消委會在今年首八個月收到的72宗投訴中,主要涉及遊戲上客戶服務質素差,沒及時修改用戶資料,遊戲網絡連線不佳、遊戲戶口被凍結等。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昨日表示,無論本地遊戲商或海外遊戲商,主要是透過電郵或網上社交平台與用戶溝通,用戶追究時只能被動地等候對方回應及跟進,難以保證現實世界中的售後服務。

  投訴人黃太太早前突然收到電郵帳單,指有超過50宗手機遊戲程式信用卡消費紀錄,金額高達1.35萬元。她回憶,其九歲兒子曾使用她的手機,兒子也承認曾進入這些遊戲,但不知道「按掣」後會收費。黃太其後發現,該手機程式銷售平台設有可供購買項目,用戶可直接透過手機登記的信用卡付款,過程不需要輸入密碼,質疑手機程式銷售平台沒有保障信用卡登記人,冀消委會協助跟進。

  帳戶神秘消失 點數「凍過水」

  不過,手機程式銷售平台拒絕退款,並指其消費交易均受條款及細則約束,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一經購買便不退款。消委會已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或透過民事途徑追討。

  另一投訴人方小姐今年初使用信用卡,於一個迷宮遊戲購買「$398點數」共10次,唯一星期後,開發商沒發放任何系統出現故障的消息下,遊戲突然無法連線,重啟遊戲後亦無法以舊帳號登入。她多次發電郵予遊戲開發商,但毫無回音。最終經消委會介入,開發商才回覆承認遊戲曾出現異常,並協助對方找回遺失的帳號及作出一些點數補償。

  花8000元「抽蛋」得個桔

  投訴人林先生在網上社交平台,得悉自己玩的手機足球遊戲推出限定「抽蛋」活動,遊戲商聲稱提高了抽到稀有角色的機會率,惟他抽了300多次,共花費逾8000元都只抽到幾十個普通和兩個較高級的角色,令他質疑角色出現率是否真的有提高。

  消委會協助林先生聯絡遊戲商,該公司解釋「抽蛋」是以一個固定機率計算角色出現率,不等於抽蛋次數愈多愈有機會中獎,過程講求玩家運氣,並指遊戲期間運作正常,購物修款寫明不會就購買了的虛擬貨幣或物品退款,拒絕補償。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稱,遊戲未必想誤導消費者,但消費者應留意遊戲的各款條文,避免在遊戲程式留下信用卡資料,避免出現「烏龍」交易,保障自己。

  消委會建議,用戶可選擇用增值卡或點數卡充值代替直接使用信用卡付款,並應妥善保存一些重要遊戲資料,如遊戲帳戶號碼、角色名稱、登記電郵及相關交易憑據等,以備有需要時向遊戲開發商提供及進行交涉,家長亦應設定密碼等手提電話取用限制,以防出現未獲授權的交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