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現時本港骨灰龕位供不應求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何進昇報道:本港骨灰龕位供不應求,愈來愈多工廈申請改劃為骨灰龕場。葵涌永立街一所工廈的業主申請改劃為骨灰龕場後,申請縮細規模,12層高大樓提供2.3萬個骨灰龕位,較2013年申請方案大減54%,城規會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今日將審議申請。
申請縮細改劃規模的是榮光皮廠有限公司和榮來皮廠有限公司,涉及工廈所在地皮面積799平方米,新建議方案下,工廈重建後的大廈樓高12層,其中3樓至10樓將劃為骨灰龕場,可提供2.3萬個骨灰龕位,營運時間為朝八晚八。城規會早於2013年底同意該地皮由工業用途改劃成「其他指定(靈灰安置所)」用途,容許重建成骨灰龕場,但認為申請人擬提供五萬個龕位太多,故要求申請人縮減發展規模。
申請人指出,現時本港骨灰龕位供不應求,提供2.3萬個骨灰龕位有助紓緩這個情況,強調骨灰龕場外觀不會對附近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為附近亦有墳場和工廈等設施,不會對社區造成觀感上的影響。
運輸署商清明重陽交通
就春秋二祭的交通安排,申請人與運輸署商討兩條來往港鐵站的穿梭巴士線,建議提供接送巴士服務,在荃灣大河道和葵涌貨櫃碼頭路接載拜祭先人的市民,預料不會造成嚴重交通擠塞。申請人又說,會無條件撥捐部分收益予保良局作慈善用途。
食物及衛生局及警方基本上不反對申請,分區地政處發言人則表示,如果申請獲批,申請人必須改劃地契,但處方不保證會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