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也是畢業旅遊的熱門景點。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今夏,畢業旅行市場熱度更高,相較於過去,玩法有何不同?業內人士指出,學生對畢業旅行的期待不再局限於景區打卡、拍照留念等,他們更希望在目的地進行深度體驗,個性化、定製化更加明顯,從追求如何「走得更遠」轉化為如何在一地「玩得更深」。
冰箱貼、花生酥、書籤、茶包等各類紀念品裝了滿滿一大袋,都是海口高三畢業生曾榕去廈門旅行帶回來的,在高考前她就和同學約好,考試一結束便一起出發去廈門,好好放鬆一下。
「我們希望旅行更加自由,沒有報團,全部是自己做的攻略。」曾榕介紹,哪家店簪花性價比更高、哪家民宿更具風情、哪條街巷的小吃更地道,他們都做了功課,力求用幾天時間,深度感受最真實的廈門。
不同於曾榕等年輕人的想法,如今在海口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的君君是2020年大學畢業的,那時他們流行「特種兵式旅行」——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遊覽更多的景點,時間緊、花費少是這種旅行方式的顯著特點。
君君還記得,畢業那年她和同學用一周時間從貴陽玩到重慶再到成都,每天的狀態基本上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也就是年輕才有體力這樣折騰,那時精打細算,追求如何用最少的錢玩更多的地方。」君君笑道。
可見,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的畢業旅行,需求端最明顯的變化是從過去的「參觀打卡」轉變為「參與體驗」,旅遊不單隻是看風景,深度體驗、個性化玩法、學習知識是這類客群的共同訴求。
在年輕人看來,情緒價值是一場畢業旅行是否圓滿的重要因素。同時,對待這場特有的畢業旅行,他們主打不跟風、不盲從。比起營銷號充斥着濾鏡的推廣,他們更願意關註真正去過實地的旅行者,向他們尋求建議。
而隨着畢業生群體對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社交互動等需求提升,畢業旅行產品也在細化和升級。從早期單一的旅遊線路到如今的定製旅行、主題遊、深度體驗遊等,畢業旅行市場供給日趨成熟和專業。(邱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