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社交平台聯繫上後,12月25日,重慶遊客邱泓鐸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展示了自己最新一版的海口跨年行程:12月31日現場觀看2024—2025湖南衛視芒果TV跨年晚會(以下簡稱跨年晚會),凌晨吃頓海鮮面作為夜宵;1月1日上午看英歌舞巡遊,中午喝老爸茶,下午先去騎樓老街逛國潮遊園會,再趕去雲洞圖書館看日落,晚上吃頓糟粕醋火鍋,返程。
近日,市民遊客在海口世紀公園欣賞晚霞。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口,對26歲的邱泓鐸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從沒去過,但已經被『安利』過好多次,心嚮往之。」他在社交平台上發來一個期待的表情包。
行程的反覆修改足以體現他對海口的嚮往。邱泓鐸告訴記者,在順利搶到跨年晚會門票後,自己在網上查了大量海口攻略,幾經取捨,最終定下了這一版行程。
「其實31日晚上我還想去『誇下海口』2025跨年草坪音樂會,但是沒辦法,跟跨年晚會『撞車了』。」他略帶遺憾地說。
從數據來看,和邱泓鐸一樣青睞海口的外地遊客不在少數。同程旅行10月發布的《2024海南旅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口作為海南主要旅遊目的地之一,總體熱度在重要節點均位居全國前列。
梳理可知,海口的熱度,與海口堅持走的「旅遊+」路線關繫緊密。
市民在雲洞圖書館二樓看書。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封爍 攝
近年來,海口憑藉「旅遊+演藝」名聲大噪。尤其是今年,海口錨定特色演藝之都目標,在原先的賽道之外開闢出國際藝人方向的「新賽道」。光是下半年,就有坎耶·維斯特、查理·普斯、美國費城之聲交響樂團等一眾國外知名歌手和樂團演出落地椰城。特別是坎耶·維斯特世界巡迴試聽會海口站2場演出就吸引觀眾近8萬人次,帶動旅遊消費7.3億元,其首場演出的島外購票人員達到96.5%,吸引了848名境外觀眾,受到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紐約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國際媒體關註。今年海口「演藝+旅遊」品牌建設還獲評了中國旅遊研究院「2024年城市文旅品牌創新十佳案例」。
亮點頻出的演藝活動讓海口一次次登上網絡熱蒐,也自然而然地聚集了更多目光。越來越多人藉此知道海口、了解海口、嚮往海口,其中不乏外籍遊客的身影。
9月28日晚,「坎耶·維斯特世界巡迴試聽會」海口站加演第二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封爍 攝
12月25日下午,在海口騎樓老街的一家老爸茶店,新加坡情侶遊客陳巧瑜、傅文嵩正對着桌上的茶點錄製Vlog。這是他們落地海口的第一餐。
桌上有西多士、大包、雞翅、檸檬茶、奶茶、菠蘿包。「點心跟新加坡的很像,但是氛圍不同,很有意思。」陳巧瑜對記者比了個大拇指。
為何來到海口旅遊?陳巧瑜坦言緣分始於坎耶·維斯特試聽會。雖然沒有搶到票,她卻一直在網絡上關註相關消息,海口因此第一次進入自己的視野,「越『挖』越覺得是座寶藏城市」。和男友一合計,兩人決定將海口定為下一個旅遊目的地。
12月14日,市民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遊玩。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和邱泓鐸的「特種兵」式旅遊不同,陳巧瑜和傅文嵩計劃在海口多待幾天。「海口的地域文化很有特色,而文化是需要時間慢慢感受的。」她指着眼前的一桌茶點說,就像老爸茶,不能狼吞虎咽吃完就走,一定要像本地人一樣,慢悠悠地享受。
遊客的選擇,商家最容易感知到。
在騎樓老街西天廟賣糖水的符春霞明顯察覺到,近兩年來,到西天廟打卡的遊客逐漸增多,尤其是春節、國慶長假時,外地遊客數量均是翻倍增長,自己每天的營收也相應翻倍。「我問他們為啥願意來這個又窄又不起眼的小巷子,他們說這樣的地方最有海口特色。」符春霞說。
「高大上的東西我不懂,但是海口火了、遊客多了,我們的生意就更好了。」符春霞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