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2月14日訊(記者 李永青)對於內地與香港簽署《貨物貿易協議》,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巢國明認為,協議優化原產地規則安排,在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的基礎上,引入一般性原產地規則,以產品在香港的附加價值為計算基礎,容許現時未符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的產品,只要符合一般規則,便可立時以零關稅進口內地,實在有助港產品打入內地。
他指出,雖然以往CEPA已允許香港制產品可用零關稅進入內地,但對原地產要求較高,而新協議加入了一般性原產地規則,當中的累加法,允許勞工價值、產品開發支出等計入貨值,令更多香港產品可符合產地要求,鼓勵更多公司在港進行研發和生產,料食品、藥物及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較為受惠。
巢國明表示,現時不少港商的出口訂單受貿易戰影響,新協議有助減低港商對美國市場的倚賴,亦令香港地區產品更易進入內地市場,但冀未來可進一步降低對原產地的要求,例如:提升香港設計及研究佔貨值的比例。長遠而言,為了響應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計,應考允許香港設計及研發、大灣區生產的產品可享受零關稅,這將大大提升大灣區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