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學位需求而言,未來數年小學在校學生的人數基本穩定,小一學位需求下降影響有限。雖然,按照現時小一學齡人口(在香港居住的六歲學齡兒童)推算,整體小一學位需求在2018/19學年達至高峰(約65,700名)後,2019/20學年會顯著下降(推算約57,300名),要到2021/22學年才會短暫微升。即使2019/20學年小一入學人數減少,但預計與屆時畢業離校的小六學生人數相若。
多項彈性措施應對
換言之,2019/20學年整體小學班數及教席數目應會保持平穩;而隨後學年,在校學生數目仍大致穩定。加上過去數年因為小一學生人口持續上升,至明年開始回落,所以除小一外,其餘年級的人數仍維持在高位。而且,回落後的小一學生數目,仍要比2010/11學年小一學生人數的低位(約46,500人)高出不少。可見,小學整體學生人數未來數年維持平穩。
為應對小一學位需求的短暫上升,我們一直與業界保持溝通,共同籌劃。過去數年,按照大家的共識,採取多項彈性措施,包括:增加學位供應(善用空置課室、改建和加建臨時課室等)、暫時加派(因應區情,暫時增加小一每班的派位名額),以及營辦有時限小學等。這些措施,有助紓緩學位需求增加的壓力。隨着小一學生人口變化,當需求回落時,只要調節或撤回相關措施,便能有效紓緩減班壓力。
以2017/18學年為例,這些措施就發揮了穩定的效果。去年,暫時「加派」安排合共提供了約2,900個額外小一學位;三所有時限小學一共提供近650個小一學位;部分學校通過改建和加建臨時課室,亦增加約900個小一學位。這4,500個學位,紓解了學校、家長、學生的困境。日後,當小一學生人口回落,單是撤回上述措施,已可抵銷約4,500個學位。
預計2018/19學年,因實施彈性措施所增加的額外小一學位數目將會更多。簡言之,個別學校的班數及教席數目容或會有變化,但整體公營小學的班數及教席數目,在未來數年會維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