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孔偉成校長努力提升教師集體承擔感,使學校從谷底反彈
自1999年起我晉升校長,先後出任三所小學的校長,前後空降兩間發展中的小學,中間又創立一所新小學。無論空降還是開創,舊校或是新校,我的首要任務都是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氣氛,一個同事可以互相信任、互相鼓勵和互相切磋的工作環境。我相信每一個老師都有其優點,只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彼此互相配搭,有共同理念和目標,就能發揮長處,令學校持續進步,走向卓越。
有歸屬感就有承擔感
1999年,正值政府大力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然而當時絕大多數小學的教員室只有兩三部電腦供全體老師輪流使用,由那時開始,我深信要老師體驗及發揮資訊科技教育的優點,就要讓老師方便使用電腦,於是我致力為老師添置一人一部電腦,方便溝通及工作。起初有資深校長質疑老師會因便利上網而不專心工作,然而我選擇信任老師!結果學校的資訊科技教育迅速成長!
到準備開辦另一所新校,原本按政府的標準是有兩個教員室,一個團隊分開兩個工作空間不僅不利溝通合作,更容易形成各自的群體,於是我努力向建築師游說修改圖則,改為一個可容納全體老師的大教員室,他們一起打拚,並肩作戰,共同創建新校,成績斐然。
當我轉到現時服務的小學,縱使是一個大教員室,但教師工作桌子的編排是在長形的教員室按較短的闊度橫分成多個小行排列,也是不利較多教師一起溝通,於是我重新按教員室的長度分成三個直行,教師們更方便交流分享。教師不再是孤立的,教師間互相依存,彼此協作,形成對所屬學校的歸屬感,而通過互相支持和鼓勵,就形成對教學工作的集體承擔感,結果學校從谷底反彈,重新出發,班數屢創新高,重新得到認同和欣賞。
硬件的設備及布置也可以促進軟件的文化價值建構,教師與教師之間應互相依存,成為一個緊密結合的群體,教師可以聯結起來,互相支持,不斷學習,為共同的目標求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