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6月12日訊(記者林靜文)早前獲順豐速遞投資1億美元的國際互聯網貨代公司Flexport(飛協博)位於深圳鹽田港的倉庫今日落成啟用,為該公司在內地設立的首個線下倉庫。Flexport亞洲董事總經理高學亨表示,香港和深圳分別在空運和海運方面具優勢,待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後,企業在物流決策上將更為複雜,冀通過線上系統和線下物流的無縫連接,讓客戶即使在運輸旺季亦能保證足夠倉位,同時提升中國現代化智慧物流服務。Flexport亦計劃年內在上海及台北成立辦事處。
Flexport亞洲董事總經理高學亨
Flexport去年8月在港開設物流倉庫,並於今年4月推出定期貨運包機服務。高學亨說,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樞紐,在空運上有很大優勢,而深圳作為世界工廠,有不少貨經深圳碼頭出口,故「香港貨倉主要處理空運貨,深圳貨倉則處理海運貨。」
貨運代理主要是為複雜的供應鏈提供全球運輸管理,全球市場規模達1.1萬億美元,毛利約為250億美元。但高學亨指出,儘管行業規模大,但並沒有行業領導者,市場較為分散。他認為,傳統貨代公司存在報價慢、效率低及封閉式協作等痛點,而Flexport主打智慧化供應鏈平台,以數據為客戶分析最好的物流決策。
高學亨舉例說,去年韓國船公司韓進海運破產,而在宣布破產前一日市場已傳出有關消息,Flexport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出潛在會受到影響的客戶,及時通知他們,將有關影響降至最低。
(左起)Flexport大中華區倉儲運輸經理黨鵬、Flexport客戶總監Jonathan Sim、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商務總經理梁慧敏、Flexport亞洲董事總經理高學亨、Flexport全球倉儲物流主管Mariken Kruijff、普洛斯資產中國區聯席總裁莫志明、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董事總經理林慶文
「空運不一定就比海運貴,海運也未必較空運平。」高學亨稱,不應以減少物流成本為唯一標準,應平衡現金流、庫存、物流等多方面成本,選擇最適合公司的供應鏈方案。
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完成四輪融資,共獲得3.04億美元的投資,投資者包括順豐速遞、DST、Bloomberg BETA等。高學亨表示,目前與順豐速遞只是投資關係,尚未有業務合作,隨着公司加快投資線下業務,不排除會有進一步的合作。
Flexport深圳倉庫坐落在鹽田港的普洛斯物流園。普洛斯資產中國區聯席總裁莫志明表示,新技術和物聯網系統在貨代行業的利用,可簡化貨代流程,強調公司一直提倡更智能化的現代物流模式。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董事總經理林慶文稱,從籌備到開幕僅用了半年時間,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速度,令整個貨代過程變得實時動態路線圖、可視化和可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