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悉,今年首季本港落成而尚未售出的一手樓貨尾數量達九千個,處於九年高水平 /新華社
今年首季落成而尚未售出的一手樓貨尾數量達九千個,處於九年高水平,如此大量貨尾單位,一手樓呈現囤積居奇情況,有充分理據支持當局開徵一手樓物業空置業,況且此舉有助增加市場供應,穩定當前住宅樓市。
樓盤貨尾增加並不尋常
近期樓市狂態變本加厲,二手樓首五個月升幅超逾百分之十,預期六月上升勢頭持續,令今年上半年二手樓價升幅隨時接近百分之十五。
當前樓市表現牛氣十足,按理一手樓成交隨着市況熾熱而大幅增加,但估計今年上半年一手樓成交只有約六、七千個,比去年上半年的九千個為少。由此可見,一手樓供應實際上有所下降,令人關注地產發展商惜售之下,未來數季一手樓已落成而尚未售出的單位會持續增加。
有利市場回復正常供應
若然當局繼續按兵不動,一手樓盤貨尾數量恐怕由今年首季九千個進一步增加至年底的逾萬個單位。事實上,目前大量一手樓貨尾單位囤積,可見事不尋常,有跡象顯示地產發展商囤積單位,等待日後以更高價格出售,爭取更大回報。
更重要的是,樓市火爆之下,一手樓供應不增反減,必然進一步推高樓價,還向市場發出「遲買愈貴」的信息,促使買家一窩蜂湧入市搶樓,加劇樓市瘋癲程度。
因此,有理由相信一手樓空置稅具有效用,增加一手樓供應,穩定住宅樓市。例如落成入伙超逾一年的一手樓仍然空置的話,便需支付比正常差餉高出數倍的金額,作為空置稅。在這情況下,地產發展商會加快推出新樓盤步伐,有助一手樓維持正常供應,遏抑樓市非理性亢奮。
事實上,目前樓市可說瀕臨失控狀態,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樓價指數已連升二十五個月,累積升幅接近四成,並且連續十八個月創新高,在非常時期需採取非常措施,開徵一手樓空置稅實在刻不容緩。
非常時期需非常措施
地產發展商普遍反對一手樓物業空置稅是可以理解,空置稅會對地產發展商賣樓部署造成一定掣肘,尤其是樓市逆轉向下、新樓盤滯銷,空置稅恐加劇地產發展商財政負擔,繼而進一步拖冧整體樓市。
不過,正如前述,一手樓空置率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如同遏抑投資需求的樓市辣招,當樓市下行趨勢形成,當局預期會調整相關政策,逐步退出干預樓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