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重視全球局勢對香港民心影響\周八駿

時間:2018-06-07 03:15:33來源:大公網

  今年5月最後十多天,全球局勢演變波譎雲詭。5月19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取得若干共識,一度劍拔弩張的貿易戰呈現中止徵兆。但是到了5月23日,美國國防部以中國在南海中國固有島嶼實施「軍事化」為由,撤回對中國參加「2018環太軍演」的邀請。一天後,就在朝鮮廢棄位於朝鮮東北部的豐溪里核試驗場後未幾,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總統特朗普決定取消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早已定於6月12日在新加坡的會晤,並公布特朗普致金正恩公開信;但事隔一天,特朗普又突然改口,說可如期舉行美朝領導人會晤。

  國際局勢跌宕起伏

  中美關係處於21世紀上半葉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的中心位置,朝鮮半島無核化是中美兩國其中一個直接較量的地緣政治問題。美國在緩和與中國經貿摩擦的同時,卻打擊兩國軍事接觸。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持續和平的窗口開閉不定。形勢如此跌宕起伏,使任何對國際政治缺乏深入研究者都會感到困惑。

  目光投射更遠,看中東局勢愈益混亂,看歐盟和美國對待伊朗核問題的對立取向,看英國脫歐障礙重重、歐盟前路崎嶇,更多人感到目眩心不安。

  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人無法看清全球局勢,他們的心理就會不同程度地蒙上陰影。這種心理變化,尚不至於反映在他們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上,但是會影響他們對於重大問題的態度。在香港,情形也一樣。

  為什麼商界對於取消強積金對沖的立場那麼堅定?政府擱置為合約工時立法能夠換得商界在取消強積金對沖上妥協嗎?當前能不能夠在勞資矛盾上找到一個為勞資雙方都接受的平衡點?如果找不到那樣的平衡點,那麼勞資關係乃至其他各種受牽連的社會關係會如何演變?

  在分析上述幾個相關聯問題時,不能忽視和低估人們憂慮全球局勢而更加斤斤計較看得見可計數的得失。

  同樣的情形,也會出現在關於土地大辯論中。從5月26日開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巡迴展覽方式向市民收集對於土地供應短中長期3個組別22個選項的意見。這是一種尋常做法,沒有錯。但是在審視問卷調查結果時,必須加添「非常因素」,即必須把全球局勢對香港民心的影響考慮進去。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本身已是牽連甚廣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任何一個列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報告上的選項,都涉及既得利益再分配,即使在維多利亞港以外填海造地,也難保某些團體不反對。歸根到底,樓價不斷升符合大地產商利益。

  即使全球局勢大體穩定,香港能夠擱置政治鬥爭而集中精力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問題也不容易解決。更何況,全球局勢如此令人擔憂,不同利益群體必定更難妥協。在中長期前景愈益不明朗的背景下,人們容易糾纏當下。

  讓市民對前途有信心

  特區政府應當理解和重視全球局勢對於香港民心的影響,充分認識和估計管治和施政面臨新的困難。

  香港居民期望政府給以認清全球局勢演變的思想指引。如果明白朝鮮半島問題的性質,那麼,對於半島最新形勢變化就不會感到意外。如果明白中美關係在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的位置,那麼,對於中美關係的兩重性也不會感到意外。香港人對於全球局勢看得清,固然不等於香港能夠對緩和局勢或推進變革有實際助益,因為香港太小,但是,有助於我們以比較平穩的心態在香港解決自己的問題。

  香港居民期望政府給以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的綜合施策的方案。客觀地說,土地房屋問題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方案,經濟轉型也不能有立竿見影的辦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是需要克服與內地「有形邊界」(出入境管理)和「無形邊界」(意識形態差異)的障礙。但是,政府可以也應當提出短期紓困、中長期治本的方案,關鍵是要讓香港居民對前途產生信心。

  香港居民期望政府展示更有力的施政。既然政府已表明擱置合約工時立法,就應當加快取消強積金對沖,盡可能爭取勞資關係的平衡。

  香港知識界擔負着分析全球局勢的責任,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全球局勢演變對於香港和中央關係的影響。

  有一種觀點:中國面對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必須善待香港的反對派。也有一種不同觀點:中美關係趨於緊張,香港必須盡快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工作以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哪一種觀點切合實際、符合「一國兩制」的宗旨?不是象牙塔之爭而是影響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在全球格局調整中站在哪一邊。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同13億內地同胞一起應對全球局勢演變。反對派不同意,一部分香港居民不願意,不足為慮。不能強求反對派轉變,不能強求一部分香港居民改變。香港大多數居民明白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是歷史必然,明白香港與國家共命運,政府的有效管治和施政就有了基本保證。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