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外資陸續進場 改變散戶主導形態

時間:2018-06-02 03:16:1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隨着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系,市場對外資及MSCI概念股格外關注。分析人士相信,隨着A股的「入摩」,外資配置流入增加將成常態,受此影響,A股投資風格將更趨長線投資,市場機構化特徵也會愈發明顯。

  富途證券行政總裁鄔必偉此前向大公報表示,從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北上資金配置情況,及港股市場投資風格看,外資最可能的配置策略是「以藍籌為主」,或者是中國市場特有的板塊,包括金融或類似消費等。他續稱,目前A股機構與散戶的比例約2:8,隨着A股「入摩」後海外資金的不斷流入,A股結構將愈發機構化。

  興業證券的研報認為,隨着更多海外投資者的加入,中期藍籌龍頭價值重估趨勢不容小覷;長期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大勢所趨,也會逐步改變A股遊戲規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SCI配置A股資金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前者偏好大市值、高分紅、低Beta標的,後者更青睞優化抽樣複製法,鑒於此,高市值、行業龍頭股在「被動配置」下或有顯著收益。

  申萬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說,主動型外資去年10月開始已透過滬深股通渠道加速配置MSCI的A股標的,隨着A股正式納入MSCI,主動型資金將為市場帶來可觀的邊際配置資金。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錕直言,鑒於現時市場資金呈現的存量博弈特徵,投資者短線可關注超跌反彈機會,同時關注MSCI概念股中的優勢白馬藍籌股,此類股票後續或有增量資金流入。高挺相信,境外投資者或更青睞高股本回報率(ROE)、高歷史每股盈餘(EPS)增速、高EPS調升頻次等因子,他們布局MSCI概念股時,始終超配可選與必需消費、醫療保健等個股,並低配銀行、能源、工業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