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MSCI將234隻A股納入MSCI全球市場指數公布後,A股昨日早盤沖高回落後,尾盤三大股指回暖全收升。滬綜指報3192.12點,漲0.57%,創逾一個月新高;深成指漲0.72%收報10747.99點;創業板迎來強勁反彈,漲1.48%收報1858.01點。分析認為,昨日股市表現不獨取決MSCI的消息,後續股市的表現主要還是看基本面。
湘財證券樊波認為雖然昨日消息面被MSCI刷屏,但當日MSCI概念股表現並沒有超預期。由於股票市場是炒預期和朦朧的,所以該板塊出現集中性大行情的概率不高,個別股的上漲也不具備普遍性。
安信證券首席投顧張德良坦言,昨日的市場上漲動力,不只因MSCI。市場的修復行情,再次強調盈利增長。主線是擴大內需。醫藥醫療健康服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三大領域,持續看好。
MSCI公布的首批名單中,創業板上市公司無一入圍。但從全天市場表現來看,特斯拉概念股開盤走強,多股漲停。近日消息,特斯拉中國獲營業執照,已在上海動工建廠,意圖先開工,然後等外資在華設立汽車公司的股權比例放開再調整。食品加工製造板塊也領漲,上漲3.34%。千禾味業、湖南鹽業、鹽津鋪子、廣州酒家漲停。惠發股份、恆順醋業漲超5%。概念股方面,抖音概念股午後出現異動,龍頭日出東方直線漲停,中國出版、網達軟件、中廣天擇小幅跟漲。
西部證券宏觀研究員朱一平指出,市場的表現主要還是看基本面。基於納入MSCI指數題材的前期醞釀與炒作,投資者還需提防個股獲利了結的風險。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李少君、吳開達的研報認為,納入MSCI短期存在「事件驅動」效應,初次納入與納入比例大幅提升時效應更強。初次納入當周股指顯著跑贏MSCI新興市場,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跑贏幅度下滑,甚至跑輸。這與台灣地區和韓國納入MSCI類似,外資流入預期將驅動A股短期主題投資。長期而言,隨着內地金融開放提速,A股納入進程加快,國際聯動增強,A股投資氛圍將更加成熟理性,更重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