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股回暖 騰訊季績受關注/趙嘉陽

時間:2018-05-14 03:15:37來源:大公網

  上周公布的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及預期,緩解了投資者對於勞動力市場收緊引發通脹加速的擔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周三短暫突破3%後回落,美元指數則跌破93關口。隔夜美股大漲,科技股爆發,蘋果、亞馬遜、微軟齊創歷史新高。港股受惠於周邊市場近期的發展,上周連升多日。周二開始,騰訊及中資金融股回勇,周三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油股跟隨油價大漲,隨後港交所公布季報表現強勁,周五友邦股價再度破頂,騰訊更是連日逾百億成交衝破405元大股東配售價,先後成為大市回升的重要助推力量。本周關注美股科技股是否能夠延續上周的走勢,這將影響到港股的短期表現,此外本周三騰訊將公布首季業績,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港股上周連續上漲了5個交易日,北水也在持續的流入,全周淨流入達到72億,其中連續4日淨流入情況為3月中以來首現,且5月8日流入35億港元,創近3個月以來單日最高淨流入。互聯互通南向資金5月重現大流入,或表示內地資金對港股偏悲觀情緒開始好轉。

  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正式進入談判階段是紓緩投資者緊張的擔憂情緒的重要原因。港股早前呈連續調整的走勢,投資者擔心中美雙方一觸即發的貿易戰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儘管短暫的美國商務代表團訪華並未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但至少雙方已決定建立良好的磋商機制,都願意通過談判的方式,朝着解決紛爭的方向發展。

  此外我們也留意到,上周李克強總理訪日,簽署中日貨幣互換協議,日本表示會積極參與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建設倡議。這是中國政府領導人時隔8年正式訪日。同時,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也在時隔兩年半後重啟,進一步推動中日韓自貿區的建立。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關鍵時期,中日高調重啟合作,無疑釋放了重要的政治信號。此次日本也受到特朗普貿易保護措施的影響,在特朗普政府發起的「232調查」中,日本沒有得到豁免。今年4月安倍訪美期間,曾尋求與美國就豁免鋼鋁關稅進行談判,但未能如願。特朗普主張的反全球化、反自由主義和反多邊協商原則,客觀上讓中日具備了更多的合作基礎。中日韓三大東亞經濟體再次團結,也必將為中美的貿易摩擦贏得一份籌碼。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