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網誌中表示,上周出訪粵港澳大灣區,行程中對深圳微眾銀行的印象較深刻。微眾銀行是內地首家互聯網銀行,其不設營業網點及櫃枱,借貸無需財產擔保;該行以大股東騰訊(00700)用戶作客群基礎,以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應用評級,向普羅大眾發放貸款,該行可補充傳統金融業務,藉科技大幅降低成本,推進普及金融。
劉怡翔指,微眾銀行在運作過程中,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及大數據,利用尖端科技,使該行的信貸產品做到「閃電到帳」;該行會向內地較少機會獲取傳統貸款的群眾提供借貸服務,包括藍領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客戶,服務群對應弱勢社群和中小微企。
劉怡翔表示,特區政府重視推動普及金融的發展,以確保公眾可獲得基本銀行服務;全港目前共有超過1100家銀行分行。而截至2017年底,香港有5間流動分行作巡迴服務,並設有約220部視像櫃員機。但社會上有人士關注香港推進普及金融的進度,有指香港仍有部分小眾,如少數族裔、中小微企,在開銀行戶口或借貸上存在困難。
他表示,金管局剛就修訂《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進行公眾諮詢,預計在下月推出新指引,料虛擬銀行推出後,可令銀行服務更多市民,令金融服務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