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天貓無人書店開業(大公網記者夏微攝)
大公網4月24日訊(記者 夏微)掃碼綁定支付寶,開通免密支付,進店選書,拿着想買的書從容走出書店的同時完成支付……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國內首家天貓無人書店——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正式在上海開業。
其實,志達書店是一群愛書的復旦學子早在2004年就已創辦的,不過隨着實體書店遭受互聯網沖擊,看着周邊大大小小書店相繼關張,志達書店卻選擇在2006年成為首批入駐淘寶的網絡書店的同時,繼續堅守着這家只有94平方米的小書店,只為了能夠給愛書的人提供一個觸摸書本,汲取書香的場所。
如今,在在天貓新零售解決方案的改造下,老店煥然一新,無人書店的誕生,也為傳統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提供一條創新之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直言,「這是圖書界的一件大喜事。志達書店的升級是傳統業態與全新技術的融合,革新書店這一傳統業態的經營模式,為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貢獻了積極力量。」
顧客掃碼刷臉進店(大公網記者夏微攝)
全新亮相的志達書店店面呈深藍色,很是低調,若非有意尋找,夾在眾多商家之中的它並不易被發現。但是推門而入后,清新卻不失科技感的空間,瞬間將人抽離了現實世界。書店因為面積不大,幾乎是以迴廊式布局,而想要走向遠處的那片書的海洋,首先要站在指定的重力感應位置,掃碼綁定支付寶,設置面部識別,開啟免密支付,而后閘機就會開啟。一次一人通過,確保每位店內顧客都是「實名制」淘書。
店內的圖書大概有5000多品種、總計6000多冊,涵蓋文學、小說、社科等多種品類。「我們后台還有一個精選了7萬多圖書的書庫,而陳列出的這些是再次遴選后的。」粗看這些圖書,與普通書店在售圖書無異,只是每一本除了常規的條形碼外,還貼有一個芯片,也正是這個「小東西」,讓顧客能夠在書店的出口處體驗到無感支付的便捷,「只要拿着書走到出口處的指定重力感應區,系統就會自動為用戶 『刷臉』並完成書籍的感應支付」,整個過程消費者都不需要再掏出手機。支付信息會顯示在出口處的屏幕上,完成支付的同時,出口的大門會自動打開。
顧客掃碼刷臉進店(大公網記者夏微攝)
不過志達書店負責人羅紅表示,書店的相關服務與系統的調試還在完善階段,同時雖然書店定位年輕群體,但考慮到一些老年群體的購書需求,目前店內還會保留店員。未來,隨着技術的成熟,和運營駛入正軌,將逐步做到24小時無人書店。另一邊,記者也從店員處獲悉,為了實現無感支付而貼在書上的芯片可是一筆不小開支,「這些芯片的成本大概0.5至0.7元,目前來講成本還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