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記者手記/紙質票「退場」 留下回憶擁抱未來

時間:2025-10-01 05:03:15來源:大公报

  圖:國鐵南寧局南寧車站售票值班員林軍松(右)向旅客介紹自助售票機使用方法。\大公報記者曾萍攝

  從硬板票、紅色軟紙票到磁介質票,再到如今全面推行的電子客票,一張小小車票的變遷,不僅記錄着中國鐵路技術的飛躍,更藏着時代浪潮下的人情冷暖。

  在南寧站售票值班員林軍松的記憶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售票窗口前總是排着購票長隊;如今,人工窗口更多服務於老年人及特殊需求旅客,售票員的角色已從「出票者」轉變為「服務引導者」。而對於00後鐵路迷曾曦墨而言,他收藏的眾多火車票裏,裝滿了自己求學、旅行的記憶,每一張都是獨一無二的故事。

  紙質火車票的「退場」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電子客票不僅提升了效率、節約了資源,其所帶來的便捷和環保價值,也正是這個時代向前邁進的鮮明註腳。但當一張張曾經承載了鄉愁、離別、夢想和團聚的票根,化作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時,紙質火車票的「謝幕」,便更像一場溫柔的告別。

  曾經,人們為買一張票在窗口排隊數小時,為確認座位緊緊攥着印滿字跡的票根;現在,指尖輕觸屏幕即可完成購票,憑身份證件就能進站乘車。「出行」從「奔波」變為「便捷」,折射出社會運行效率的大幅提升。越來越多人體會到「說走就走」的暢快,跨境出行變得像「搭地鐵」一樣簡單,真正的時代進步從不是讓舊事物無聲消亡,而是讓新變革承接着過往的溫暖,走向更高效、更包容的未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