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日前舉辦全國兩會解讀報告會,邀請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分享「兩會」精神和感受 大公報記者徐曉彤攝
【大公報訊】記者徐曉彤報道: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日前舉辦全國兩會解讀報告會,報告會由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主持,並邀得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沈沖、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全國政協常委許榮茂、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全國政協委員李慧琼,以及周厚立、黃楚基等擔任主講嘉賓,分享「兩會」精神和感受,數百位各界代表出席。
沈沖譚耀宗等任主講嘉賓
沈沖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會」期間提出的「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帶來新機遇,特別是大灣區內的城市都是和香港同根同源,擁有一樣的語言、文化和風俗,通過大家互相合作,利用好大灣區的機遇和平台,可促進內地、香港共同發展。他認為香港只有抓住大灣區的機遇,未來才能在「大灣區」城市郡中獨佔鰲頭。
譚耀宗說,憲法是國家大法,今屆「兩會」的重點在於修改憲法,這次修憲令國家憲法地位大大提升,包括增加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充分體現依法治國的精神。
陳勇說,民建聯和新社聯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上提出超過30項建議,其中最主要的建議就是要助港人享受同等待遇,使香港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李慧琼表示,今屆「兩會」發生了重要的歷史變動,當中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回應廣大人民的期望,她提到,過去國家打貪工作都是循黨內紀律處理,而今次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正式將打貪工作納入政府架構,使公營機構能夠通過政府系統打貪。
余國春表示,「兩會」修憲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勢將喚起更多港人對憲法的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