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諮詢創始合夥人、首席研究員 陳功
完全的自由市場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實際是兩個極端,前者擴大貧富差距,後者讓更多人受損,實際存在的第三條道路,是全球融合。
全球化(globalization)帶來了市場空間的擴張與重組。一般認為,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世界各國運輸及電信等基礎建設的進步,包括電報及之後互聯網的興起,都推動、造成了全球化以及各國在文化及經濟上交互影響。有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個現代概念,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在地理大發現階段,全球化進程就已經開始了,甚至還有人認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2000年。200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定義了全球化的四個基本方面:貿易和國際往來、資本與投資的流動、人口流動、知識的傳播。
問題在於,隨着全球化的發展,伴隨着生產的擴張,市場空間的擴大,新問題不斷湧現,例如:全球變暖、跨境水資源和空氣污染、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等環境挑戰。全球化進程不僅影響着人類交往、經濟和社會以及自然環境,同時這些因素也反過來作用於全球化,造成了相當普遍的反全球化以及逆全球化的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政府決策者、政黨領袖、工商界、學術界、工會領袖以至大眾傳媒無不談及全球化的影響及其如何改變現在人的生活。許多人視過去20年的國際貿易及投資增長為全球化,認為全球化正在推倒各國的疆界,使全球市場一體化,這將帶來不可抑制的大調整,因而掀起了恐懼的浪潮。
分享市場與資本技術
意識到全球化問題極為複雜的國際學術界,現在已經將全球化劃分為三大領域: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不過這種因應趨勢的研究,究竟能夠有多大成果,顯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從趨勢演變角度看全球化,可發現一個結論,全球化實際僅是一個開始,它不會停留在一種現象的概括階段,而是應該會沿着基本的運動邏輯繼續前行,因此理論上將會出現一種「全球融合」的趨勢和結果。全球融合(global amalgamation),指的是世界市場國家在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和經濟逐漸走向共識條件下的融合性一體化。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融合是全球化的一種繼續,它以共識為前提,並不以宗教和意識形態為絕對前提。
因應這樣的定義,全球融合要求各國政府要以如下目標為前景和實現方向:一、弱化意識形態,讓意識形態從信仰過渡到法律,進而使得意識形態喪失空間壁壘的作用和價值,讓社會發展具有可見的透明度和制度規則。二、分享市場和資本、技術,實現均衡條件下的市場擴張,真正在全方位實現互利互惠,克服絕對利己主義的全球化弊病;三、空間組織及空間組織關係層次全面制度化的溝通及對話,實現共識條件下的世界性融合目標。換句話說,世界市場的組織以及制度的進步和提升,才能有效保證全球融合的順利實現。就此而言,WTO組織未來的改革及TPP的出現,實際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何有效迴避未來的全球市場之戰?如何避免經濟崩潰和貿易慘鬥的發生?
答案實際很簡單。世界的市場之戰究其實質是一種逆全球化,是世界各國保守主義浪潮發展到一定程度所造成的結果,為了防止進一步的失控,讓世界市場陷入徹底的混亂,甚至引發劇烈衝突和「熱戰」,對應的有效戰略以及有效政策選擇,就是進一步在正確的方向上推動全球化的腳步,延續全球化的基本邏輯,進而走向「全球融合」,而不是減緩或者放棄全球化,造成根本不可能存在贏家的世界市場空間急劇萎縮。
從全球化到全球融合,從概念的角度來看「全球融合」,似乎僅是一個烏托邦的夢想,但實際類似的概念,在產業、科技以及世界的一些尚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已然成形。在互聯網世界,「全球融合」根本就不是一個新聞,而因互聯網的擴展所導致的融合,無時無刻正在世界各地發生和延展。在基礎設施領域,情況也同樣如此,遠在中國「一帶一路」之前,世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就已經成為趨勢,推動世界各國在社會基礎層面加速融合。
在國際組織層面,聯合國2000年7月就在企業公民框架下啟動一個「全球契約」行動。聯合國以「全球契約」的形式,建立一套涉及全球性的商業運營和戰略與人權、勞工標準、環境和反腐敗領域的十大普遍原則,並力推這些可接受原則之間的協調一致行動。事實上,這一行動計劃,由於強調共識,同時涉及面又很廣泛,故實際就是「全球融合」的一個企業級的初級版。
問題是,如果「全球融合」不可能實現又會怎樣呢?全球化導致市場空間的擴張和重組,逆全球化導致市場之戰的爆發,全球融合如果不能實現,逆全球化必然會在世界市場到處橫行,這意味着市場之戰終將會爆發。世界市場之戰的爆發,將會粉碎以往全球化的所有成功,讓世界經濟停滯不前甚至被迫回到從前,大量資本投入空耗,各國只能尋求自保,龜縮於若干很小的區域空間當中,壓縮現有的世界市場空間,世界金融市場的波動難以抑制,此起彼伏,經濟危機的重重陰影將會籠罩世界。要避免這樣動盪不安的可怕前景,唯有繼續推動實現全球融合,於全球化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從而解決全球化所遺留的各種負面問題,這是考驗世界各國政治智慧的嚴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