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23日訊(記者 章蘿蘭)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今日發表最新中國股票策略報告,分析新一輪中美貿易摩擦將如何影響市場。高挺認為,此次可能受到影響的行業(機械設備、汽車、家用電器、電子和計算機)2016年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占到全部A股的15%和10%,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此輪關稅徵收對A股總體盈利的並影響不大,不過短期內市場情緒或將受到負面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時間周四12:30(北京時間周五0:30)簽署了一份針對中國貿易的總統備忘錄,宣布對500到600億美元的中國特定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涉及航空航天、信息技術和機械設備等行業。美國貿易代表處將在15天內公布針對的商品清單,隨後將會有30天的公示期。此外,白宮官員表示,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推出限制中國對美投資的具體計划。
上證指數周五開盤大跌
高挺的報告稱,根據宏觀團隊估算,假設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且出口價格彈性為-1(即商品漲價25%將使需求下降25%),2018年中國實際GDP增速將被拖累0.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由於出口減少帶來的國內供給增加也會對產品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壓低企業利潤率。基於自上而下的盈利預測模型,估算這些因素(經濟增長放緩+利潤率下滑)對今年A股非金融盈利增長約有0.6-1.6個百分點的拖累。對于MSCI中國指數,考慮到權重較大的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與貿易摩擦並不直接相關,整體影響可能更為有限。
儘管第一輪貿易摩擦對中國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影響有限,但瑞銀對GDP和非金融A股盈利增長的預測面臨下行風險。如果后續中美貿易談判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可能會出台更多的貿易限制措施。中國可能會把放寬服務業准入,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作為談判條件。如果中國採取反擊措施,可能會針對農產品、航空和汽車等有較大政治影響力的行業,或限制美國在華直接投資。報告稱,我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動用人民幣匯率或使用拋售美債等方式回應貿易摩擦。
據高挺分析,由於A股和港股市場均不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公布營收的具體地區分布,瑞銀難以精確計算出中國上市企業從美國獲得的總收入。據估算,2016年A股非金融地產企業大約有10%的收入來自海外,此次可能受到影響的行業的海外收入敞口在所有行業中處於偏高的位置:電子(39%)、計算機(33%)、家電(27%)、機械設備(18%)和汽車(9%)。
另一方面,高挺估計,2016年MSCI中國成份股(剔除金融和地產)中約15%的收入來自海外,此次可能受到影響的行業的海外收入敞口在所有行業中也處於偏高的位置:硬件(56%)、半導體(28%)、資本貨物(14%)和汽車(8%)。
不過,儘管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對中國宏觀經濟和全部A股基本面的影響有限,但高挺提醒,在疊加盈利增速見頂、股市估值已明顯擴張等背景下,短期內市場情緒或將受到負面影響,惟相關影響還將取決於整體事態的發展和時間線,而投資者可能更多地關注受影響的行業與個股,整體市場走勢最終仍將取決於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