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以靜觀紓解焦慮

時間:2018-03-14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孩子摔倒縫針那天,父母帶他到海邊一起做呼吸冥想,令兒子心情回復平和

  一位小一學生的母親諮詢社工,指孩子經常無故發脾氣,有次上體育課時因不滿同學沒有傳球給他,憤然搶走對方手中的籃球,之後自己當場哭鬧要老師協助。社工和這位孩子進行遊戲治療,其間孩子幾乎玩遍遊戲室中每一件玩具,弄得一片混亂又不肯離開。

  社工再見他時,對方決定玩「買賣遊戲」,他建議自己扮演店主,要求社工扮店員。其間,他不斷向社工發出工作指示,令其疲於奔命,甚至指責對方手腳慢和笨。第三次會面時他們依然玩「買賣遊戲」,不過孩子放慢了節奏,但仍對「店員」要求很高。

  在家長諮詢環節中,母親告訴社工自己正面對婚姻問題,受焦慮情緒困擾,故此把孩子生活編排得密密麻麻,經常邊吃飯邊做練習。社工建議減少孩子的補習和興趣班,讓彼此有時間休息,真正和兒子「在一起」,這對親子關係和情緒都有幫助。

  有專家建議,可利用靜觀態度(Mindfulness)來幫助孩子化解焦慮,即把注意力帶到此時此刻,活在當下。練習方法多樣,例如花時間和子女一起做飯,在這過程中可以教孩子注意食材的顏色,氣味和味道,同時觸摸不同的廚房用品。

  另外,靜坐冥想,或簡單如徒步走,聽音樂都有助穩固注意力。當然,父母要身教才能有效果,若自己未能安靜便無力指導孩子,當自己緊張的時候,年幼的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自己的不安情緒,最終兩敗俱傷。這種教養方法有如修行,非一朝一夕能掌握,必須不斷練習成為生活習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