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四大因素撐港股走出陰霾

時間:2018-03-08 03:15:21來源:大公網

  恒指在外圍市的影響下反覆偏軟,先是特朗普引發的貿易戰陰霾,再就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請辭,美股持續偏弱,使港股在良好業績的前提下也只能表現反覆。依筆者看法,股市未來一段時間都會表現反覆。首先說的就是美股方面,美股現時面對的不明朗性確是不少,政治的不明確加上進一步的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將帶來負面影響,加上美國今年的通脹預期持續升溫,今年加息四次已近成事實,再加上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已開始衝擊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雖不能說美股已進入熊市,但上升空間看來已大為減少。

  而港股雖然有美股這個「拖油瓶」,但其他方面的利好因素卻不少,首先可從技術面上看,恒生指數自從上年一月份升穿100天移動平均線以後,100天平均線在指數幾次的調整時能守穩,現在100天平均線在30033的水平,以技術上看恒指的支持力還在。

  第二就是內地的經濟發展穩中偏好,在剛開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中公布了新一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2018年內地的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為6.5%左右,雖然比2017年實質的GDP增長6.9%略低,回想當初2017年預計的GDP增長同為6.5%左右的,所以上年的成績來說可以說是超額完成,如若今年真的能有6.5%左右增長也是不錯的,而另一要注意的是本次預計2018年的通脹增速能達3%左右,比2017年的1.6%大幅增加,在經濟偏穩但通脹預期升溫的經濟狀態下,如果人們要保障自己的資產不被通脹蠶食,很大機會加大自己的投資,到時候股票市場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受惠。

  第三就是港股對「北水」的吸引力,雖然在農曆年後,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投資資金分別在上月27日和28日出現過資金流出香港的狀況,但除卻這二天,資金都是呈淨流入的,所以要說「北水」回歸內地的話根本沒可能。而且依筆者估計,未來流入港股的內地資金只會上升而不會減少,有這種預估很大程度也是由於看到內地的保險機構有顯著的發展。近年,內地保險公司在保險收入方面增長速度可觀,同時,A股因為波動太大,保險公司希望將手上的投資金額分散到其他的市場,幸好有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出台,使得這些保險公司在投資的選擇上找到新的出口。

  最後就是大型新股在港落戶,除卻小米今年肯定能在港IPO上市外,近日更傳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公司沙特亞美在港上市的機會大增,有如此大型的公司在港上市必能大增港股的吸引力,而且港交所已表明會爭取同股不同權企業在港上市,到時候不難想像一些已在外地上市的科技企業回港上市,那到時候港股的吸引力還能低嗎?

  綜上所述,在美股的負面因素未解除的情況下,港股在震盪下可考慮在貼近30000點的水平開始慢慢囤貨入場。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