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之逝,昨日在香港殯儀館設靈,今日出殯;各界人士昨日前往致祭者不絕,對饒公一生學術與為人均交口稱譽、緬懷不已。
更難得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致送了花圈。
中央領導人送花圈,並不是什麼要感激涕零的殊榮、更不是什麼志在籠絡人心的「做騷」,而是對一位愛國老學者、大學問家的真正肯定和尊重。尊重的是其一生孜孜不倦、埋首經卷的治學精神,肯定的是其求真求善、繼承傳統、服務今天時代社會和大眾的愛國精神。
而昨日靈堂之內,一副「宗風不磨意,頤德自在心」的輓聯,正是恰當道出了饒公一生的行事為人與作風。饒公是一介學者、真正文人,做學問工夫從來都是一絲不苟和敢於堅持己見,在學術上不媚俗討好、不隨波逐流;但另一方面,饒公也沒有把自己的大學問視為什麼奇貨可居,他不擺架子、不「扮」高深,而是不吝時間、不憚煩地樂於和一些學問遠不如他的人交往。這種謙和、豁達和大度,正是饒公一生德高學高而又廣結善緣的原因。饒公處世做人不為口碑,但「贏得身前身後名」則是事實。
但是,在饒公逝世之後,有所謂文化人士古某,不僅不對前輩長者略示一點推崇之意,反而口出惡言,在其《蘋果日報》專欄中對饒公一生的為人與學問大興問罪之師、大張撻伐之詞,不僅月旦饒公攀附權貴,連其學問也要質疑一番,甚至指饒公連蘇東坡詞意也唸不通、讀不懂,譏為什麼「三騙蘇學士」雲雲……
這名古某,一貫在專欄中引經據典來批評時政,對他是否有企圖以此吸引權貴注目、換來名利富貴之心,旁人無興趣研究;但如此惡待一位已逝長者,踩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也太卑劣和令人不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