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萬達、海航以至安邦都位處這一波調控的風眼位置。背後代表着內地去槓桿是確確實實進行中,也難怪市場對內銀未來有機會被估值重估有信心。即使如萬達、海航及安邦等龐然巨物,這些企業都不能像過去一般輕易舉大筆資金在資本市場購物。因此,這三家企業都要陸續出售手上持有資產,最明顯就是海航出售香港「超甲級」住宅地段啟德地皮。這筆交易表面上是獲利套現,但誰也看得出若能成功出售所得利潤更豐厚。
當然,它們相對上的劣勢,就是沒有母企位於港股的上市公司地位,一旦要起錢來時,不能即時配股籌錢。相對而言,在港上市內房這一波則沒有被牽連太大。
既然國家雷厲風行實行政策,投資者如對內地發展有信心,那麼未來有國家任務意味的公司實要密切注意。在港股中最明顯就是港交所(00388)。今時今日股份互聯互通已成為港股一大信心支持。每天投資者都會在交易時段看北水去向,又會在收市後看每日十大交易榜是否有新方向。
雖然,港交所於2014年對阿里巴巴上市失之交臂,但到了今屆,港府明顯對科網企業開綠燈,同股不同權又再次成為港交所未來業績提升的一大重點重頭戲。當年香港素有「東方之珠」美譽,這次同股不同權諮詢若能成事,港交所變身「東方納斯達克」指日可待,難怪市場對港交所現價逾50倍市盈率仍有耐性。
基於有大型重點股票上市前,市況都不至太差,以利好估值。那麼若同股不同權成功在香港落實,對港股這次的牛市實質上有延長結束作用。同時,港交所的股價也一向是牛三階段的最佳指標,無論投資者是否持有都應留意其去向。港股上周靠穩,似乎已經從早前急跌中喘定,現時主導股市主要有兩大因素,一個是中國進一步去槓桿程度有多大,另一個則是美國國債息率造成全球的加息周期。只要兩者都以較平穩的步伐進發,筆者並不認為今次牛市已經結束,因為在估值上股市的市盈率處於合理水平,技術上也已重新站在上升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