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四十載改革路 新征程再出發

時間:2018-02-24 03:15:41來源:大公網

  戊戌年農曆新春剛過,全國「兩會」的集結號,已近在耳畔。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數十年來任務最為繁重的一次,除了人事換屆、憲法修改、監察改革這三大重要任務,各地方省市政府報告中頻繁出現的熱門詞彙,例如高質量發展、新興產業、精準脫貧、房地產租購並舉、國企改革等,相信也將成為「兩會」政策討論的重中之重。而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上述相關戰略部署,相信也將通過法定程式,正式成為國家意志。

  戊戌年,既是十九大後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一疊疊厚厚的改革清單亟待落實,一張張關乎萬家燈火和宏大敘事的瑰麗藍圖陸續展開,一場場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奮鬥事業令人期待。

  新時代的歷史坐標下,新征程的腳步聲中,如何破局開路,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進行到底,如何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備受矚目。

  40年來,憑着一股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我們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最終「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收穫了外國人眼中「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過去40年改革征程中的「風霜雨雪」卻也時刻提醒着我們,攻堅克難的路上,不是單憑勇氣,光靠幹勁就能一帆風順,使命必達。改革是一場全面、系統、深刻的革命,必須深刻認識和辯證理解改革中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準確把握,並着手解決改革中的主要矛盾,才能確保改革的巨輪方向正確,確保改革事業不變質、不走樣。

  對於深化改革所必然需要面對的: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問題,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加快改革步伐與加大開放力度的平衡問題等,還需要我們繼續突破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突破各種固化的利益藩籬,通過借鑒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現代國家治理經驗和成熟做法,借鑒40年來的思想理論成就、物質技術成就、精神文化成就、體制機制成就,來切實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來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群眾性,來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社會發展的規律性緊緊結合在一起,來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一同來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時代的問卷並非沒有時限,歷史的接力棒已傳至吾輩之手。中國的深化改革之路,目標堅定,規劃清晰,步履鏗鏘,態度自信。憑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奮鬥豪情,我們一定能在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上,不斷激盪新氣象,凝聚新成果,成就新作為,創出新天地,讓「將改革進行到底」凝聚起社會共識、激勵着奮鬥精神,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最強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