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個人的村莊》繁體版書封。
上周日,十號風球襲港。屋外狂風大雨,「宅」在家中,正好有時間一讀香港書展上購得的好書。
今年書展適逢三十五周年,李歐梵、許子東、劉亮程和徐則臣等多位內地、港澳及海外名家獲邀舉辦講座,分享創作心得。茅盾文學獎得主劉亮程在香港中和出版展位亮相,介紹自己的繁體版新作《本巴》和《一個人的村莊》。
《一個人的村莊》初版於一九九八年,是劉亮程的第一部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倏忽二十七載,這本書再版多次,成為談論鄉土寫作時繞不開的文本,也為眾多讀者回望鄉村、走近鄉村,宕開了一條極富哲思意味的幽徑。作家的語言是閒淡的、詩意的,不緊不慢,娓娓道來,從一片雲講到一陣風,從貓、狗、驢和蟲子的一生,望見人的一生。書中的意象與落筆風格,時常讓我們想起近來憑藉《我的阿勒泰》等散文集爆火的作家李娟。其實,發現李娟寫作才華並鼓勵她持續創作的,正正是同樣在新疆寫作的劉亮程。
窗外風勢正猛時,正巧讀到書中一章〈風把人颳歪〉。香港的風從海上來,在竹籤一般瘦高的樓宇之間橫衝直撞;劉亮程書中的風,是原上的風,在草棚和麥垛之間颳。作家寫風,如同畫家畫風,偏不寫風本身,而寫風所到之處遇見的雲、雨、樹木、屋頂和村人。風搖曳着,將原本不相關的物與事都連貫在一起,人與大自然也連貫在一起。閱讀劉亮程文章的時候,常常在腦海中閃現的一個詞,便是「如一」。他講村子裏的人和事,繁雜的、生動的、離奇古怪的,講着講着總能將他們糅成一個整體。這其間的連貫與和諧,可說是劉亮程散文寫作的一大特色。看似散,看似信馬由繮,卻總能在峰迴路轉處,點到神髓。在我看來,他的散文不僅僅是散文,更是哲思,是詩。
不論老舍筆下的北平,還是劉亮程或李娟筆下的新疆,都是形似神亦似的,都是真正從在地土壤中長養起來的、真摯而生動的文字。深植於大地之上的素樸詩意,恰是我們談及散文時,最戀戀難忘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