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鄭芸央報道: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為搶奪IPO市場,考慮放寬部分監管限制,鼓勵更多公司在美國掛牌上市。據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考慮允許有意申請上市的公司,均可私下向SEC提交IPO文件,並且容許所有公司在宣布售股前與投資者舉行私下會談,修改目前只限小型公司才可以的規定。
允企業私下向SEC提交IPO文件
美國國會於2012年通過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即《創業企業融資法案》,目的是放寬初創公司及小型企業的上市門檻,降低小型企業及初創公司的上市成本,允許通過將少量股票賣給私人投資者的方式籌資,而年收入低於10億美元的企業,在IPO之後的五年內,不需要公開財務信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SEC決定允許不論規模的所有公司,都可以享有該法案的好處,希望藉此幫助刺激更多公司在美國掛牌上市,實現SEC主席克萊頓擴大上市公司數量之目標。
由於美國上市公司數目自90年代末期以來大跌50%,因而克萊頓在2017年5月擔任SEC主席後,希望減輕企業申請上市所面對的複雜過程。事實上,例如Airbnb和優步等估價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遲遲未有申請IPO。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稱,放寬對企業IPO的一些規限,有助推動企業提早申請IPO,有意上市的所有公司都可以私下向SEC提交IPO文件,避免在IPO未有成事情況之下,向外泄露敏感財務資料。美國IPO顧問專家認為,允許所有有意上市的公司可以秘密提交IPO申請,應會鼓勵規模較大公司在美國啟動IPO。
事實上,愈來愈多公司和投資基金透過由私人富豪或機構籌集資金,避開公開售股或發債方式籌資。根據美國SEC經濟學家去年八月份的報告,在2016年企業透過私人方式籌資金額約達1.7萬億美元,而透過公開招股方式籌資規模約1.5萬億美元。美國證券監管官員認為,放寬一些監管限制,降低公司面對複雜文件程序,有助刺激美國IPO活動。消息並稱,美國證券監管當局可能推行改革限制股東發起集體訴訟,轉而進行成本較低的仲裁聽證會。不過,分析認為美國SEC此舉料會引起民主黨及投資者組織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