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話你知\物換星移百貨業歷經百年滄桑

時間:2018-02-14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裕華推工作坊,打造中西合璧旗袍產品

要數香港百貨公司最風光時期,莫過於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當時的百貨公司是市民購物的重要場所,由衣服、食品、生活用品等一應俱全。

資料顯示,香港出現第一間本地百貨公司可追溯至1900年1月,由馬應彪與另外11位合夥人創立的先施公司,首間店鋪設在中環皇后大道中。

到1907年8月,由郭樂及郭泉於皇后大道中167號開設永安公司。先施、永安,加上1911年成立的大新公司,還有後期成立的中華百貨,被喻為當時的「四大百貨公司」。

不過,面對上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經濟大蕭條,席捲全球,本港的百貨業難逃一劫。直至本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戰後百業待舉,市民對日常用品的需求甚殷,整個百貨市場重新活躍起來。

80年代百花齊放

翻查記錄,本港第一間開業的國貨公司,是1933年開業的中國國貨公司。國貨公司的黃金時間要算是60年代,港人最為熟悉、至今仍然營運的裕華國貨便是在1959年開業。

到80年代開始,日資百貨迅速崛起,三越、東急、八佰伴等日資百貨進駐本港,掀起日資百貨熱潮,令國貨公司的生意此起彼落。不過,面對日本經濟泡沫爆破,日資百貨陸續撤資。其中,日本東急百貨早於1982年落戶本港,經營16個年頭,最終以租金上升為理由而決定撤出香港,並由新世界集團接管。

香港崇光百貨母企日本崇光在2000年因背負巨債而破產,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及周大福的鄭裕彤以合共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

另外,日本西友株式會社在2005年,把開業15年的西田百貨出售予新鴻基地產,後者將西田改名為一田百貨,繼續走日式生活百貨的路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