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股勢如破竹 內銀重要推手\拔萃資本集團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 趙嘉陽

時間:2018-01-29 03:15:35來源:大公網

  美國政府關門陰影散去,美股企業財報繼續有超預期表現,而中國去年經濟表現超預期,亦增強了市場對中資股即將來臨的年報給予樂觀憧憬。環球股市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牛市的高漲熱情也在沒有負面消息打擊的背景下將繼續推動港股不斷再創新高。與近年多次由短暫情緒帶動的牛市相比,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今次的升市更具持續性及可預見性,主要源於市場三大內在變化,包括整體估值復甦、流動性提升,以及上市架構改革令市場信心增加。

  從盤面看,低估值兼且派息好的內銀股繼續成為大市升勢的主要動力;內銀指數在經過前一周飆升8.39%後,上周繼續飆升5.98%至3863點,已經是連續第七周上揚。全球處於加息周期,市場憧憬內銀股未來淨息差可望擴闊,而中國經濟去年有超預期表現,加上中國加緊推進金融去槓桿,導致內銀的資產質素改善力度或有超預期表現。央行去年九月宣布2018年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於本周四如期正式實施。此次降準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預計釋放的流動性大概在3000億元至3800億元之間。

  各券商在牛市的背景下近期也不斷調升內銀股估值。自去年起對內銀股看法樂觀的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內銀盈利增加及估值吸引,全線上調內銀股目標價,H股中的潛在上升幅度由11%至42%不等,其中建行(00939)的目標價更為全城最牛的11.9元。摩根士丹利指,隨着中國持續整頓金融體系風險,認為高息環境將會持續更長時間。

  中資美元債方面,上周市場氛圍與之前周末時類似,疲軟仍是市場的基調。科技、資管、銀行、國企債券,以及最近發行的債券都遭受一定程度的拋售,中資投資級債券基差整體走闊。隨着美國國債收益大幅上揚,AT1債券以及永續債都意料之中地見到賣盤。浮息債是為數不多表現較好的債券及板塊。主流債券和平日流通性不佳的城投債二級市場都見賣盤,投資者在更多一級市場城投債發行之前獲利出售現有債券,鎖定利潤。不過,城投債板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以及在交易技術上規律的差異較大。

  (聲明: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