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17日(記者 李永青)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一連兩天的第十一屆亞洲金融論壇昨天圓滿閉幕。今屆論壇以「引領增長 啟發創新︰放眼亞洲至全球」為主題,吸引超過3,000名財金官員、金融界精英及商界翹楚參與,探討全球各地的經濟形勢,發掘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捕捉科技和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各國與會者亦藉此機會,積極探討業務合作及投資的機會,大會的AFF Deal Flow環球投資項目對接會,共安排了超過670場一對一會議,希望為與會者帶來更多業務發展和投資的機會。
大會在各個環節,都加入現場投票環節,了解與會商界精英對經濟前景、行業發展,以至不同科技和經濟議題的看法。問及與會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有58%的與會者感到樂觀,持中性看法的佔36%,看法悲觀的只有6%,反映商界對今年經濟前景看法正面。而最多與會者關注的經濟風險是美國的政策方向(25%)、貿易保護主義升級(19%),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加劇(19%)。
有超過一半(55%)的與會者相信,中國將是今年投資回報最理想的市場。中國的電訊、媒體及科技行業(27%)最獲看好,其次多人看好的分別是醫療(22%),以及環保相關行業(19%)。他們又相信經濟開放與體制改革(32%),以及「一帶一路」倡議(19%),會是中國經濟今年的最大增長動力。
內地市場繼續是與會者最看好的主要市場,與香港跟內地在金融行業的合作,自然亦是各界關注的課題。論壇第二天早上舉行、由香港金融發展局贊助的專題早餐會,以「香港與內地以至世界各地:互聯互通:股票、債券、基金互認,還有……」為主題,由渣打銀行零售銀行業務行政總裁兼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擔任主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及現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博士、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以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李小加,一同探討兩地金融市場互聯通的發展路向。
今屆論壇亦更多關注科技和創新的議題。現場投票中問到今年哪一個科技相關概念,會對金融行業帶來最大的顛覆性影響,最多與會者的選擇是人工智能(30%),其次是大數據分析(21%),以及區塊鏈技術(15%)。而最會影響到金融業創新的因素,最多與會者認為是過度規管(29%),以及行業的保守思維(21%)和人才短缺(15%)。面對金融發展,有33%與會者認為監管的首要關注是網絡安全,其次是客戶私隱和保護(23%),以及系統性風險(23%)。
人工智能及金融業創新已成為業界最關注的議題,大會亦早着先機,請來相關領域的專家擔任論壇的專題演講嘉賓。在昨天中午舉行的午餐會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及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丹妮拉‧魯斯(Professor Daniela Rus),講解了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有關應用對金融界和商界的影響。而論壇末段的主題演說,則請來FinTech界意見領袖FinTech Forge董事總經理兼NextMoney.org主席JP Nicols,分享他對金融創新及科技發展的見解,剖析金融企業和商界如何借力於創新,在不斷變化的全球市場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