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akeblock具有業界最全的產品線\資料圖片
Makeblock創客工場CEO王建軍上大學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2003年,他從家鄉安徽太湖考入西北工業大學,本碩連讀。大一第一次接觸計算機,學習C語言,他一下子就着迷了,花費很多時間學習編程,大部分課餘時間都泡在機房。自己機時卡用完了,他就借同學的卡。學期末交作業時,他寫了上百個程序,還額外自學了圖形編程,做了一個幾秒鐘的足球動畫。
曾立志做飛機設計師
大三那年,王建軍和同學組隊參加學校足球機器人比賽,他主要負責算法。一方面學習了新的軟件開發技術,另一方面結識了一幫興趣愛好相近的朋友,為他日後在機器人領域創業埋下了種子。在準備比賽期間,大家通宵達旦調程序,克服困難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回頭看那段經歷很有價值,這也令我對機器人比賽的價值深信不疑──它必將在孩子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
2010年,王建軍獲得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此時,這個高中時就立志做一名飛機設計師的年輕人,已經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喜歡不確定性。做飛機設計師,就要進入體制內,20多歲就已經可以看到40多歲的樣子,這不是我想要的。」王建軍一邊找工作,一邊完成學校研究生創新實驗中心資助的項目──研發擦窗機器人。
相比當時熱門的互聯網行業,王建軍更喜歡擦窗機器人這類「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體產品」,他決定在機器人領域創業。意識到自己電子方面的知識比較欠缺,畢業找工作時,他瞄準了深圳電子工程師的崗位,計劃用一年實踐,補齊知識儲備的「短板」。在深圳工作期間,他利用業餘時間繼續「搗鼓」機器人。在網上購買機器人套件組裝時,他發現「選擇少,產品差」,乾脆就自己做,漸漸發現可以將「滿足機器人愛好者的需求」當成創業的方向。
與大學時期自己做編程不一樣,創業後的王建軍明白,「心裏要有消費者」,即做出的產品要能實現消費者的各種想法。一個人在出租屋內研發了一年後,2012年,他帶着零件和研發的機器人,加入深圳南山HAX孵化器,成為第一個入選HAX LR8R項目的中國項目。通過這一平台,王建軍發布了Makeblock DIY創意搭建平台,引起眾多國際媒體關注。
2013年眾籌超標600%
2013年是公司轉折的關鍵一年。Makeblock作為首個來自中國,在國外眾籌平台Kickstarter上成功眾籌的硬件項目,募集資金18.5萬美元,超過目標600%。同一年,Makeblock獲得雲天使基金3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王建軍成立深圳市創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Makeblock Co., Ltd.),逐漸布局全產業鏈,搭建一套軟件+硬件+教學+賽事的全平台模式,被譽為全球STEAM教育解決方案領導者。目前公司有450名員工,其中接近一半為研發人員。
「Makeblock主要面向學校、培訓機構和家庭的STEAM教育和娛樂場景。」王建軍說,「我創業從來不追着風口,我始終相信自己的產品很有價值,最終會被市場認可。」2016年,Makeblock收入1.26億元,產品進入全球140多個國家,擁有1600個渠道合作夥伴,用戶人數超過450萬人,並仍在持續增長。同時,Makeblock的產品進入全球兩萬多所學校,被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及家庭教育,引領孩子的STEAM教育啟蒙。
在法國,Makeblock的產品已被寫入法國學校教科書中,超過6000所的法國小學和初中都在使用基於Makeblock的軟件和硬件STEAM課程。在全球布局上,Makeblock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香港設有子公司,並於2017年與日本軟銀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