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憲法日」前夕,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中聯辦網站發表文章,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最高權威地位,解釋了憲法與基本法之間的關係,為香港市民學習憲法、遵守憲法,定下了權威基調並給出具體指引。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也於國家憲法日當天在座談會上致辭,指出了在香港宣傳憲法,共同維護憲法權威的重要意義。在以往缺乏憲法教育的香港,「國家憲法日」活動的首次舉行和王志民主任、黃蘭發副主任的文章及講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有助於促進港人對憲法以及憲法教育的重視,從而保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憲法是治國安邦根本大法
王志民主任在文章中着重論述了憲法的地位、作用以及憲法與基本法之間的關係。他強調憲法是治國安邦的根本大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憲法為「一國兩制」方針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最高的憲制來源和法律保障。基本法是根據憲法、按照香港的具體情況制定的,憲法是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內的全國最高法律,在全國範圍內具有最高的效力和權威。黃蘭發副主任的致辭也強調,憲法是香港特區及其制度的法律淵源。王志民主任和黃蘭發副主任都共同提到了一個比喻,即憲法與基本法是「母法」與「子法」的關係,本屬一體,不可分割,永遠有一條無形的臍帶相連。基本法根據憲法制定,其一切效力和權威來源於憲法。
回歸以來,出於歷史原因,香港社會對憲法的了解和認識並不充分,包括公務員體系、校園、傳媒以及政商圈等在內都很少談到憲法。一些反對派尤其是「港獨」分子更不斷藉機散播錯誤言論,聲稱基本法就是香港的「小憲法」,就是香港的最高法律,而基本法的依據是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就是這個國際條約的法律化等。這種嚴重偏頗的觀點,故意忽略了基本法根據憲法制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其本質就是企圖否定中央對香港的憲制權力,企圖將香港獨立為一個政治實體,以達到「港獨」的目的。
可以說,香港回歸以來之所以政治風波不斷,正是由於相當一部分港人在這些錯誤理論的影響下,對香港的憲制地位缺乏了解,對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搞不清楚,從而只知「兩制」卻無視「一國」。而這些歪理邪說能得以橫行多年的背後,反映出的正是香港憲法教育存在短板,缺少全面、深入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嚴峻問題。王志民主任的文章和黃蘭發副主任的講話,針對的正是這塊多年的短板,指明香港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是當務之急。
為凝聚共識創造條件
王志民主任在提到開展憲法教育重要性時,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第一,有利於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第二,有利於維護香港法治核心價值;第三,有利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今年「七一」來港出席回歸二十周年慶典期間,習近平已一早強調,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要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
今次「國家憲法日」首次集中在香港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是開了一個好頭,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持之以恆地在平日裏也開展好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尤其要在青少年、公職人員和愛國愛港社團等群體中積極普及憲法知識,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和基本法學習宣傳活動,把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掛鈎,慢慢把這「缺失的一課」補回來。不斷增強香港同胞的憲法意識、國家觀念,為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凝聚共識、創造條件。
此外,香港未來要發展,一定離不開國家支持。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形勢大好,機遇大好,國家早早明確了香港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的角色,只要港人能把握好機遇,必能大展拳腳,但前提是必須能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而要想準確把握「一國兩制」,就必須處理好基本法與國家憲法的關係,必須維護憲法至上的權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才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香港同胞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廣東省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