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正朝着向現代化強國目標進發
世界銀行在不足三個月內第二次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除了反映外貿出口表現持續好轉,還顯示中國經濟轉型成效顯現,內需成為拉動經濟主要動能,預期當前向好勢態可以延續至明年。
世銀上調增長預測
從近月公布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見到成效,今年城鎮新增長就業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由此可見增長質量提升,有利進一步推動供給側改革,深化去產能、去槓桿等工作,有助經濟可持續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
更重要的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蓬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形成網購、移動支付與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速急發展,逐步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數字經濟持續發力
中國數字經濟持續發力,支持今年前三季中國經濟保持百分之六點九的中高速增長,也是世界經濟在不足三個月內兩度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原因所在。
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上月進口與出口都保持雙位數增長,金額更是今年來單月最高值,反映外需與內需表現不俗,而就業市場也呈現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三十一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保持在近百分之四點九低水平,就業比較充分,首十一個月的城鎮增就業一千二百八十萬人,按年增加三十一萬人。
同時,中國經濟結構與產業升級有不少亮點,工業製造業走向高附加值,朝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進發,其中上月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速超逾百分之十一與百分之十四,而現代服務業增長也在加快。因此,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明年可望延續穩好勢態,難怪國際機構與外資投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外資大增信心提升
近月中國吸引外資大幅增長,顯示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進一步提升。根據資料顯示,首十一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百分之九點八,其中上月實際使用外資一千二百四十九億元人民幣,同比急增百分之九十點七,過去五年,中國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經濟平均增長逾百分之七,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達百分之三十以上,是世界經濟之動力重要來源,推動構建互利合作共贏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
美國昨日發表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充斥着「你贏我輸」、「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標榜美國優先,置他國與國際共同利益於不顧,採取單邊主義,這種利己主義思維無助美國強大,反而削弱美國在全球影響力與競爭力,逐步走向自我孤立。
美國特朗普政府認為經濟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因而要大幅減稅,構建所謂公平貿易,甚至動輒將他國標籤為競爭對手,無疑有失大國身份。
中國正朝着向現代化強國目標進發。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所言,中國無意改變美國,也不想取代美國;美國無法左右中國,更不可能阻止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