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成「一帶一路」融資樞紐/大衛

時間:2017-12-16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國家發改委與特區政府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有利香港發展高增值與多元經濟,開拓經濟新引擎/資料圖片

  「一帶一路」建設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無限機遇,尤其在金融、專業服務方面具有相當優勢,香港可成為「一帶一路」融資樞紐。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步入了新里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與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簽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將成為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方針和藍本,體現中央支持香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優勢與作用。

  「一帶一路」安排堪比CEPA

  這份有關香港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協議安排,對於香港長遠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重要性不在於二○○四年實施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香港可在金融、基建、經貿和專業服務等方面發揮所長,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為國家作出貢獻之餘,也可為自身發展打拚新增長點、再創經濟高峰。

  根據這份合作協議安排,會聚焦在六重點領域,包括金融與投資、基礎設施與航運服務、經貿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加強對接合作與爭議解決服務。

  毫無疑問,金融是香港最大優勢,這份合作協議安排文本中指出,「促進各主要利益相關方通過香港平台共同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所需資金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包括上市集資、銀團貸款、私募基金、債券融資,並支持香港金管局基建促進辦公室繼續發揮作用、共同促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融資。」同時,為推動香港發展綠色債券市場,支持中資機構為「一帶一路」在香港平台發債集資、建立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打造國際基建IPO中心

  因此,香港應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吸引「一帶一路」項目與企業在港上市或發行綠色債券,發揮香港金融與專業服務優勢。事實上,從現時至二○三○年,亞太區每年基建投資需求高達一點七萬億元,資金缺口十分龐大,本港宜把握機遇,主動作為,設立專門小組與特定審核標準,又制訂綠色債券標準、融資平台與相關指數,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基建IPO中心與綠色債券融資中心。

  另外,合作協議安排文本亦表明支持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機構,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及開展資金運作、市場營運等業務。換言之,香港財資業務將會大有作為,有望成為區內重要的財資中心。同時,在基礎設施航運服務方面,合作協議安排表明支持香港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可行性及風險評估、研發、規劃、設計、建造、管理與養護等專業服務,又支持香港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包括海事保險、船舶融資、海事法法庭和爭議解決等。至於經貿交流與合作方面,合作協議安排鼓勵內地企業根據需要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預期總部經濟帶來一定效益,添加香港經濟新動力。

  宜研究設「一帶一路」專板

  值得留意的是,合作協議安排也支持香港參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支持香港「深度參與粵港澳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言下之意,創科發展是重頭戲,香港昨日便迎來兩大好消息,一是港交所引入同股不同權制度,在主板市場新增章節,容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與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與高增長企業上市。二是香港正式公布智慧城市藍圖,五年內構建成為世界領先的智慧城市。其實,港交所可以更加進取,研究設立「一帶一路」專板,包括了「一帶一路」基建與科技公司,推動港股國際化。

  總之,今次國家發改委與香港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有利香港發展高增值與多元經濟,開拓經濟新引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