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移動支付在內地市場已趨於飽和,各家公司因此加緊布局海外。有分析指,「支付寶們」過去僅是服務於內地遊客出境遊,雖然增加了跨境支付渠道,但並未有效擴大用戶範圍。如今「支付寶HK」、「WeChat Pay HK」先後落地,反映出行業巨頭有意將內地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標準移植境外,香港成為移動支付出海的最佳跳板。
紫荊厚德創投學院創始人及執行院長陳立文表示,內地移動支付品牌推出香港版本APP,主要是出於兩地監管差異的考量。「目前來看,其商業模式已得到市場驗證,適應香港法規成為落地的最大挑戰。」
用戶仍以遊客居多
在各家公司海外推廣進程中,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支付寶的抓手是電商,微信支付的平台在通訊。百度旗下「百度錢包」在內地移動支付市場上的佔有率較低,但公司視海外為重要戰場,通過與境外金融機構和支付公司的合作,包括與PayPal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拓展百度錢包的使用範圍。
錢方好近創始人兼CEO李英豪也承認,目前香港移動支付的主要用戶仍是內地遊客,要想改變本港居民的支付習慣並不容易。去年香港金管局向支付寶、微信支付頒發儲值支付牌照(SVF),可謂對內地公司提供極大便利。「未來若想進軍海外其他地區,申請當地支付牌照的難度會更高,因為牽扯到各國網絡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