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殺入的士業 先過司機關

時間:2017-12-04 03:16:06來源:大公網

  圖:現時香港「無現金的士」比例仍較低\網絡圖片

  八達通早已覆蓋本港居民的衣食住行,惟的士車資支付領域遲遲未能介入。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此番登陸,競相選擇八達通的「折戟之地」作為突破口,頗有插旗立威的意味。

  騰訊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譚樂文表示,團隊正積極與本港的士公司洽談,爭取年內有過千車輛接受WeChat Pay HK。而支付寶的取態更為積極,自9月底便有數十輛的士接入。按照規模,車隊規模上月應擴充至數千輛。但據運輸署資料,現時香港的士超過1.8萬架。若以上述推廣程度,「無現金的士」比例仍然較低。

  行業青睞現金付款

  早年間八達通曾試圖接入的士支付系統,並已獲的士公司及車主協會支持,但遭到司機集體抵制。市場滲透率奇高的八達通,為何在的士行業遇挫,多數人將此歸結為硬件安裝的門檻,以及手續費用的負擔。

  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主席鄺海翔則認為,背後最為關鍵的原因有兩個:首先,八達通交易過數採用「T+1」方式,但司機向車行「交帳」都是當日結算,資金周轉成為巨大阻礙。其次,電子支付會留下消費記錄,由此增添司機的報稅項目。過去行業一貫是「無單無據」,稅務局難以核實實際收入。「這也是為什麼,的士司機天然青睞現金支付。」

  鄺海翔又指,若想讓的士司機接納移動支付方式,兩家企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須加大對行業人士的游說工作,如承諾不會將消費記錄轉交給政府部門,以及增加現金回贈等優惠活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