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技術不足中企突破仍需時

時間:2017-11-30 03:16:15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記者 何花

  隨着「健康中國」被寫入十九大報告,未來十年醫療健康產業將迎來爆發增長期。但從內地「AI+健康產業」發展的進程來看,內地企業仍有諸多不足,在芯片和算法等核心技術層面仍顯落後。

  微軟、IBM、騰訊、碳雲科技、華大基因等企業都紛紛瞄準了「AI+健康」機遇,進行產業布局。AI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雖已有不少應用成功案例,如新藥研發、輔助疾病診斷、健康管理、醫學影像、臨床決策支持、醫院管理、便攜設備、康復醫療和生物醫學研究等。

  但目前人工智能在醫療救助方面尚處初級層面,其深度應用過程也將非常漫長。因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每一個新技術的應用都是慎之又慎,注定要經歷漫長過程才能實現市場化。

  從醫療人工智能產業鏈布局上看,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市場最大的優勢是大數據,中國人口多數據來源豐富,合理的進行數據挖掘並且打造數據共享平台,將為整個產業鏈乃至社會帶來巨大的福利。但是機器算法和芯片作為核心技術,目前大多仍然掌握在歐美企業手上,中國企業仍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資源整合並尋求相關的合作機會才會有所突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