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分析指,進入本季後,工業品價格韌性與集中度均獲提升,加之企業資產周轉加快等,預計未來企業盈利將持續較高水平
中新社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上月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5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25.1%,較前值放緩2.6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指,儘管上月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前值有所放緩,但仍是年內月度較高的增速。受訪專家表示,當前工業品價格韌性與集中度均獲提升,隨着資產周轉的加速,未來企業效益增速有望繼續保持高位。/ 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上月數據雖環比略降,但並不預示企業利潤會出現明顯回落。受惠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工業品價格明顯上揚,今年前十個月規模工業企業效益仍續快速增長勢頭,表明整個市場的需求和運行狀況明顯改善,這有助於減弱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和轉型升級成本。
採礦業首十月多賺四倍
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3.3%,較前九個月加快0.5個百分點至6.25萬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48.7%、3.2%、25.3%、18.5%和14.2%。首十個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個行業減少。其中,採礦業利潤總額同比增4.1倍,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1%,惟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6.3%。
何平總結說,工業企業效益獲持續改善。首先,企業成本費用持續下降,利潤率持續上升;其次,虧損企業減少的同時,企業虧損額也有所下降;再次,企業資金周轉加快,經營效率繼續提高;第四,企業槓桿率下降,經營風險持續降低;第五,煤炭、鋼鐵、化工、石油等行業新增利潤多;最後,高技術製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指,前十個月製造業和公用事業均現明顯改善,公用事業利潤跌幅較前九個月收窄兩個百分點。另十月產成品存貨增長9%,較九月回升1.2個百分點,鑒於現時工業品庫存整體不高,本輪企業去庫存力度相對較弱,但在價格支撐下庫存已開始回補。
需高度關注債務風險
李慧勇相信,進入本季後,工業品價格韌性與集中度均獲提升,加之企業資產周轉加快等,儘管當前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企業利潤率正持續改善,預計未來企業盈利將續較高水平。
劉學智認為,得益於金融「去槓桿」力度的增強,過去幾年企業較大的「高槓桿」壓力在今年已有所緩和,預計規模工業企業良好的利潤增長狀況有望延續至今年末,但因過去數年低基數因素,2018年首季企業利潤增速或有所回落。
劉學智並指出,企業利潤的明顯增長將有效覆蓋「高槓桿」帶來的風險和壓力,但鑒於全國範圍「高槓桿」仍多集中在企業端,未來「去槓桿」工作仍應持續推進。中誠信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袁海霞也提醒,當前中國企業已進入持續還本付息高峰期,為維持債務循環,再融資壓力或倒逼債務水平自動攀升,債務風險仍需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