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歌法》本地立法需盡快完成/姚祖輝

時間:2017-11-20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國歌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尊重國歌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制定《國歌法》旨在維護國歌的尊嚴,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國歌法》納入港澳基本法附件三是維護國家尊嚴、增強國家意識的必要之舉。侮辱、貶損國歌,就是侮辱、貶損國家。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絕不能等閒視之,更不可退讓。香港近年屢屢發生惡意「噓」國歌事件,更凸顯了盡快完成《國歌法》本地立法、堵塞法律漏洞、填補制度空缺的迫切性。

  尊重國歌、維護國歌尊嚴是普世價值,在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皆是如此。例如:捷克共和國憲法規定侮辱國旗、國徽、國歌或者以仇視、輕蔑共和國為目的,判處一年以下徒刑;在德國,其刑法第90A條國家與其象徵侮辱罪,規定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或聯邦所屬任何一邦的國旗、標誌或國歌詆毀,判處三年以下之徒刑或處以罰金;印度刑法也規定,任何有意阻止奏唱國歌或者在任何集會奏唱國歌時引起混亂的人,單處或者並處罰金、三年以內監禁。

  可以說,對《國歌法》立法已有許多通行做法值得借鑒。因此,香港本地立法程序刻不容緩。立法時,政府須充分因應現實狀況,確保屆時提交到立法會的是一條具針對性、操作性和威懾力的法例。同時,本地立法時一定要避免法例通過後出現執法難、執法鬆、無人執法的情況,要有法可依,更要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現在《國歌法》是否有追溯力,還留待特區政府去研究,倘若最後確定無追溯力,那《國歌法》的本地立法就必須越快越好,盡量減少這個空檔時間,讓一些人做一些行為挑戰法律、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挑戰中央政府。

  國歌體現的是國家的尊嚴,蘊含的是國家的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反映的是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必須得到尊重。我們在抓緊時間進行本地立法的時候,也要十分重視加強對國歌及《國歌法》的推廣教育,使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少年通過了解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遵守國歌奏唱禮儀,進一步增強國家認同和民族歸屬感。

  當今社會,有些香港青少年不了解國家和民族歷史,沒有仔細去思考香港被殖民的歷史,受到別有用心的人蠱惑、荼毒,輕信錯誤觀念。我認為,為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有責任在香港樹立正確的國家和「一國兩制」觀念。因此,尊重國歌、遵守國歌法就更須從教育着手,從小抓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