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選舉論壇對對碰5/香港島東 探討惠及居民同時兼顧國際賽事 為大球場新用途 候選人激烈交鋒

時間:2025-11-16 05:01:29來源:大公报

  左圖:五位候選人吳秋北、植潔鈴、郭浩景、阮建中及李清霞,在香港島東選區論壇前亮相。右圖:各候選人的助選團手持巨型頭像牌及名牌集氣,大批市民亦到場旁聽,氣氛熱鬧。

  特區政府本月11日起一連舉辦39場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昨日下午壓軸的香港島東選區論壇假香港公園奧林匹克廣場舉行。工聯會候選人吳秋北、民建聯植潔鈴、新民黨郭浩景、自由黨阮建中及民建聯李清霞五位候選人出席。

  李清霞由於身體不適,在政綱介紹環節後要送院治療,未能參與後續辯論,當時另外四位候選人即時上前攙扶慰問。候選人圍繞啟德體育園落成後香港大球場功能轉型議題,聚焦如何善用大球場、惠及居民同時兼顧國際賽事等展開激烈交鋒,並表達居民心聲,贏得台下助選團及觀眾的熱烈掌聲。\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洪澤楷(文) 北山彥(圖)

  港島東選區論壇在熱鬧的氣氛中舉行,各候選人的助選團身穿鮮明顏色戰衣,手持巨型頭像牌及候選人名牌集氣拉票,不少市民亦到場旁聽。辯論環節聚焦「啟德主場館落成之後,有不少聲音建議改變香港大球場的功能,包括拆卸、改建甚至開放讓居民使用,成為地區運動場。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幾位候選人就此發表不同意見。

  倡「中型賽事+社區體育綜合體」

  1號候選人吳秋北指出,香港大球場具備適度開放予市民使用的條件,同時須保留舉辦專業賽事的功能,建議以「中型賽事+社區體育綜合體」模式重新定位,在現有資源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民生效益最大化。具體措施包括研究增設田徑跑道,繼續承辦本地足球、橄欖球、學界及區域性田徑賽等中型活動。

  他認為有關模式意味場地將更開放,建議香港大球場向學校、社區團體、青少年開放,以可負擔價格推動體育普及化。他承諾當選後會在立法會建立常態化社區參與機制,定期收集學校、體育團體及市民意見,確保大球場真正「為民服務」。

  可升級建「港島體育園」

  2號候選人植潔鈴表示,應把握大球場重新定位的黃金機會,聯同周邊奧運大樓、南華會等設施,升級打造成「港島體育園」,建成具規模的體育行政中心及培訓基地,為港島東市民提供運動及休憩空間。她指出,隨着大型賽事遷往啟德體育園,大球場所舉辦的體育活動大幅下降,卻仍需承擔高昂營運開支,建議引入市場化營運模式,增加共享運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她亦認同阮建中關注的灣仔交通問題,強調打造港島體育園可一併改善周邊交通配套。

  憂倉卒定位 資源或錯配

  3號候選人郭浩景主張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思考大球場未來。宏觀上,應將啟德體育園與香港大球場等重要場館聯動,在國際層面爭取更多賽事,甚至2036年申辦奧運;微觀上,則須確保大球場更好服務東區、灣仔區及周邊居民。他提醒,啟德體育園啟用時間尚短,營運數據仍不足,若過於倉卒決定香港大球場定位,恐造成資源錯配。他強調,稱職的立法會議員應廣泛聆聽市民及持份者意見,通過充分諮詢再作科學決策。

  須先解決交通瓶頸問題

  4號候選人阮建中表示,明確支持將大球場改建為社區綜合體育中心,除保留足球場及田徑跑道外,建議增設健身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場等室內設施,紓緩港島東康樂設施長期爆滿、市民「租場難」的困境。他強調,任何改建方案包括是否拆卸看台作學界用途,都必須先解決當區交通瓶頸。他認為,地區發展須先尊重居民意願與憂慮,與政府部門合作,以及與持份者尋求共識,取得市民支持方能有效推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