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快速支付系統明年九月推出

時間:2017-11-14 03:15:3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於最新一期《匯思》中表示,計劃明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屆時香港將會做到電子支付實時全接通,日後個人對個人、個人對企業、企業對企業,只需一個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就可以實時地以港元或人民幣調撥資金。此外,他又透露,正在努力與營運商商討,爭取香港電子錢包可在內地使用。

  無現金化不一定便民

  香港於流動支付方面一直被指落後,李達志於文中指,香港是提款機高度密集的城市,全港自動櫃員機總數超過3000部,市民廿四小時提款或存款都十分方便。相對而言,內地鈔票最大面額是一百元,消費數千元便要用數十張鈔票,實體錢包吃不消,內地消費者轉投電子錢包是理所當然。他續稱,亦有人認為,香港偽鈔率僅百萬分之一,在全球各種幣種當中是極低的比率,使用現金相對安全,缺少內地消費者因避收偽鈔而改用電子錢包的誘因。

  他又指,最近「無現金城市」成為「潮語」,便民固然是好事,但一旦走向極端,持現金在日常生活中寸步難行,這又是否市民所樂見或符合社會最大利益?他認為,香港在促進多元、方便、安全的電子支付生態發展的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商戶和市民的使用習慣和需要,兼容現金和不同的電子支付工具,這才是真正利商便民的做法。

  鼓勵支付生態多元化

  李達志舉行稱,去年訪港旅客超過5600萬人次,帶來逾2900億港元收益。「打開門口做生意」,就要盡量為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提供方便,「多元兼容」就是要讓非本地居民也能用最適合、方便他們的支付方式去消費,如果「無現金化」走向極端,香港只接受本地的電子支付方式,甚至港幣現金也拒收,那麼對於每年數以千萬的訪港遊客難免造成諸多不便,對於作為香港經濟就業支柱之一的旅遊業也絕非好事。

  他表示,金管局致力鼓勵和推動支付生態多元化。去年至今該局一共發出了16個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計及原有的傳統支付工具,香港支付生態可謂百花齊放,兼收並蓄,本地、內地和海外的各類主要電子錢包和支付工具開始大行其道,足以顯示香港支付生態的包容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