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兩檢」議案再度在立法會會議中擱淺。根據排期,下一次討論將是本月中旬。但市民憂慮的是,以反對派的好鬥、為反而反的政治特性和其企圖達到的目標,再度無底線式的「拉布」可能性極大。不過,所謂「物極必反」,當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地反對經濟民生項目之時,實際上是與民為敵,距離窮途末路的下場恐怕也將不遠了。
雖然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有不同的意見聲音,但對「一地兩檢」的支持,始終是主流民意,是多數人的聲音。一些支持反對派的學者、律師也在私下裏表示,要拖垮「一地兩檢」幾乎「沒有勝算」,因為這明顯違背大眾利益,違背民意。
不過,某些反對派一意孤行。他們對民意和公眾利益的漠視,不是始於今日,其前科劣跡斑斑。日前一間公立醫院做一個換肝手術,病人已經在手術枱「開膛破肚」,但卻因為一名兼職專科醫生必須前往私家醫院做另一個手術,而令病人在手術枱上苦等3小時。有人認為,出現這樣令人匪夷所思事件的原因源自於公立醫院醫生短缺。公立醫院醫生捉襟見肘,令普通民眾看病難,到公立醫院輪候專科醫生診症竟要大約一年的時間,民眾意見很大。但是,政府2016年提出的修訂醫生註冊條例,竟然因為一個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的「拉布」,而使得條例沒法通過。當然,所有反對派議員其實也是「幫兇」。一個為廣大民眾利益着想的條例、一個有助於幫助解決民眾就醫難的條例,就這樣被反對派拖垮了。而這還只是這些年立法會眾多極端例子中的一個。
此次反對派狙擊「一地兩檢」,再一次證明反對派政治立場先行,為反對而反對,逆民意、逆潮流的本質,也再次證明他們是香港發展的最大阻礙和絆腳石。
原本新一屆政府成立後,社會吹出「和」風,一些人也打出「大和解」的旗號。善良的人們以為理性論證的空間可能拓展,有商有量的政治風氣會在立法會出現。但是與人們良好的願望相反,反對派逢政府必反、逢國家必反的政治本性很快暴露出來,甚至達到喪心病狂,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他們先是用慣用的伎倆即聳人聽聞的荒唐邏輯來嚇唬民眾,諸如「高鐵是為了運送解放軍而修建的」、「如果讓西九龍實現『一地兩檢』,那將會『木馬屠城』」、「港人一踏入西九內地口岸區違法,就會被公安拘捕」等等。不過對於他們那一套恐嚇游說、奇談怪論,人們已經見怪不怪,市民更相信事實和常識,反對派輸掉民意戰是必然的。於是,他們退守第二道防線,試圖通過立法會來阻礙「一地兩檢」。
從上月二十五日開始,反對派有備而來,兩度提出從未被引用的議事規則,以此打亂政府原有的時間計劃,實現「拉布」的目的。第一次是不將《銀行業修訂條例草案》交付內務委員會處理的議案,令原定的第一場辯論延期。而在本月二日議案的辯論快將結束要表決時,激進派議員朱凱迪突然提出一項從未用過的規定,引用議事規則88(1)條,要求在場的記者和公眾人士離場,試圖以延長辯論時間作為拖延。最終他們如願以償,議案表決通過再度被延遲。
反對派在立法會用盡各種手段是人們預料的事,但民眾預料不到的他們會採取剝奪傳媒和公眾人士出席會議、剝奪廣大市民知情權的極端手段。過往反對派開口閉口都在稱「維護新聞自由」、「維護市民知情權」,如今為了阻撓「一地兩檢」,以「昨天的我打倒今天的我」,可見其偽善的本質。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這也是反對派害怕高鐵、害怕「一地兩檢」的根本原因。不過,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這是國家的支持,也是全體港人的共同心聲。反對派莫以為可以阻擋得到「一地兩檢」,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亡。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福建省政協常委